这是基金会对所有支教老师的要求——建立学生档案,接受统一培训。每周五,向维和其他同伴下山,住到基金会办事处,除了洗澡和换洗衣服,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聚在一起,分享每周的教学心得和经验,讨论下一周的教学进度,集体备课。在分享过程中,他们像做企业项目报告一样,严格控制时间,分工合作。
“这是基金会对志愿者的一个交代,除了让他们奉献爱心,也要把他们和人生理想绑在一起,转化成未来有价值的市场人才。”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曾恩明每月都会来到西昌旁听支教老师的课,参加他们周末的培训,曾在外企中担任教练职务的他会根据老师的不同表现给出指导意见,“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支教行为,培养支教老师自己的能力。”
曾恩明把支教称作“平衡的支教”,“这些曾经受过资助的大学生现在来帮助别人,自我价值得到了平衡。我们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预习功课。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的人生价值和自信都会得到提升。”
对于支教老师而言,支教带给他们的改变,也像化学反应一样在身上发生着。受家庭变故的影响,李玉霞一度自闭,不和同学交流,“现在,我的心打开了,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自卑感,现在没有了。”
向维说,不是我们帮助了孩子多少,更多的是陪伴和爱,这不是一份帮助别人之后的“虚荣感”。现在慢慢明白,幸福不是世俗的,而是被人需要,以及被人需要后给对方带来的改变。
向维很喜欢和学生一起玩耍。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她和学生们打篮球,看到一个小伙子投了一个漂亮的球后,激动地拍手说:“你太棒了,小宝贝!”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向维立刻意识到,“小宝贝”这个词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之后向维忐忑地在QQ上向他道歉。学生却说,“老师,这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小宝贝,你能不能一直叫我小宝贝,直到我30岁。”
(原标题:“珍珠生”走进大凉山支教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执笔:张敏 李师荀 文中未成人均系化名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