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
一腿粗一腿细的病人
鼓浪屿不是从来都是人山人海的,琴岛也不是从来都是充满商业味的。近几年来,鼓浪屿一直在“景区”和“社区”之间的定位摇摆。
前文所述鼓浪屿家庭旅馆的遭遇,正是摇摆中的一个缩影。
“鼓浪屿就像人得了病,一腿粗,一腿细。”岛上的老居民、规划专家廖宁如此比喻道。他认为,社区和景区是鼓浪屿的两个天然属性,发展很不协调,造成今天的困局。
他指的是,2003年鼓浪屿设管委会,开始景区、社区双系统运行,即开始左右互搏;2008年大力开发旅游,7年来,“旅游景区”不断壮大,甚至达到一个极限,而“人文社区”则不断萎缩。
廖宁
什么时候开始“人山人海”的
2003年前的鼓浪屿,设有鼓浪屿区政府。这年10月,鼓浪屿做出改革,撤区,新设景区管委会和鼓浪屿街道办事处。显然,鼓浪屿开始大步迈向旅游市场。
时年,厦门市领导在挂牌仪式上,将管委会的设立称为“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意图打响厦门旅游品牌,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但是,此后多年,鼓浪屿的旅游市场远说不上繁荣。比如,夜间缺人气,萧条冷清。
2006年,管委会推出“老别墅认养”新政,鼓励民间出资维护老房子。由于产权复杂,多年来,也只有亦足山庄、海天堂构、林氏府、黄荣远堂等少数成功案例。政府还一度推行轮渡夜间分时段减免的优惠办法,整年的夜间某个时段半价,只要4元/票,全年每晚10时后还不要钱。
这一政策,一直推行到人满为患的2011年,才宣告结束。
比较一下,不难发现,鼓浪屿真正大踏步走向旅游,是2008年。
这一年,政府决定发展家庭旅馆业。“当时领导甚至直接布置了发展指标。”一位老岛民说。家庭旅馆在旅游产值中占比并不大,但却是吸引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一大方式;同时,在改造老建筑方面,淘金者完成了许多政府难以完成的事情:包括房屋修复、产权梳理等。
此后,鼓浪屿家庭旅馆涌现。2008年,岛上只有12家家庭旅馆。到2011年被暂停审批时,已有130多家。而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岛上的家庭旅馆超400家,床位超8000张。
这7年,鼓浪屿的旅游商业也蓬勃发展。尤其是2010年动车开通,来厦游客越来越多。也就是这一年开始,每逢长假鼓浪屿就被“挤爆”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鼓浪屿连续4天单日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而当时的极限容量不过3万多人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年终岁首话发展 | 厦门火炬创投:高举科创2024-12-3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