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秒,一块精密继电器在宏发电声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组装;
15分钟,“新长泰人”的生活节奏丈量出产城融合的“幸福半径”;
14天,“企业服务小队”在项目建设一线书写营商环境的“长泰温度”;
……
这组跃动的数字背后,是长泰经济开发区以党建“一根针”,穿起产业升级、城市提质、人才汇聚“千条线”,精心绣制“产城人”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图景的生动注脚。

长泰经济开发区俯瞰图
从“单打独斗”到“链式聚变”
走进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依托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一个高精度的继电器只需0.8秒即可完成组装。

在漳州宏发电声的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正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忙碌着
这高效的“0.8秒”,不仅是宏发电声自动化水平的体现,更是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的成果。
在宏发电声半径5公里范围内,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的注塑冲压件,不到3分钟便能“抵达”宏发电声的仓库;锐腾电器的冲压件从生产线上“下线”后,15分钟即可到达宏发电声的厂区……在长泰,围绕宏发电声的配套企业高度集聚。
“触手可及”的上下游、“分钟级”的响应,正是长泰区以“链主”为核心、打造产业“雨林”生态的缩影。去年9月,长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个以立达信、宏发电声、新峰科技等为龙头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以全区20%的规模工业企业数,撬动了全区48%的产值,链式效应带来的产业聚变清晰可见。

长泰经济开发区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然而,如何让链上企业从“比邻而居”升级为“同心共赢”,实现真正的协同创新与降本增效?
答案在于组织创新。今年4月,长泰经济开发区打破企业“围墙”,创新成立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链联合党委。
联合党委的成立,让“链”上的兄弟企业从“地理邻居”变为“组织同志”,联合党委定期组织“链上主题党日”“技术攻坚沙龙”“供需精准对接会”,通过“邮寄‘红色家书’”“书记敲门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链上企业抱团发展、聚合优势。
“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就是要发挥政治引领和资源整合优势,变企业‘单兵作战’为产业‘军团作战’,将组织力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最终实现‘共同壮大’。”长泰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局局长汤来勇一语道破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
若说组织建设是基础,那么精准服务则是保障。
“办事最高效,服务最热情。”“服务万千企业,振兴一方经济。”……走进长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企业服务科,一面面锦旗格外醒目。

走进长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企业服务科,一面面锦旗格外醒目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长泰经济开发区组建了多支由党员业务骨干为核心的“企业服务员”队伍,党员干部化身“企业管家”,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将服务精准送达企业急需处。
福建三龙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新锐,其长泰项目落地之初,面对复杂的“三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一筹莫展。长泰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员”队伍联合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全程指导材料准备,并联协调审批部门,打通堵点。
“效率很高!不到两周的时间,我们就一次性拿到了开工必需的‘三证’,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看着项目如今全力拉满“进度条”,福建三龙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惠亮感慨万千,“长泰速度”为企业赢得了抢占市场的黄金时间。
同样受益的还有漳州瑞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土地交付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使其扩建计划迟迟不能落地,资质核验也无法顺利通过,企业发展一时陷入了瓶颈。开发区党员干部主动联系企业,协助梳理林地审批流程,加速推动土地证办理,将企业“跑腿”转变为各部门间的高效“接力”。在政企协作下,瑞思精密的项目得以快速推进,企业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长泰经济开发区的党员干部正在为企业排忧解难
企业有呼,服务必应。长泰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以及“片区挂钩领导包干制”“流入党员管理‘七个一’”行动,党员干部用贴心、高效的服务,努力实现企业手续办理“一次都不跑”、企业问题诉求“一次性解决”,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企业安心扎根、放心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泰经济开发区已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113次,帮助企业成功解决问题87件,企业满意度调查达98%以上。
从“工业孤岛”到“产城共生”
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人口集聚,长泰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红色网格”服务管理机制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产城人”良性互动。
位于开发区腹地的积山村,是这一实践的生动样板。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1020万元,成为长泰区首个村财收入超千万元的行政村。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是大量产业工人和他们的家庭在此扎根。上万名“新长泰人”的生活需求,对基层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
积山村党委将全村科学划分为三级六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由党员骨干担任的网格长。网格长不仅是信息员、宣传员,更是服务员和调解员。
求职遇住宿难题,网格长当日协调房源,实现“来了不愁住,人到即安家”;两户居民因沟渠堵塞争执,网格长现场调解并组织疏通,避免矛盾升级……在“红色网格”的精细服务下,“新长泰人”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积山村新貌
党建网格与服务网络的深度融合,也有力支撑了“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在张美娇这样的“新长泰人”生活中,“十五分钟”已成为幸福标尺:5分钟送孩子至兴泰中心小学,13分钟骑行到官山工业区上班。在她的生活半径内,教育、医疗、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
“十年前这里还是‘功能荒漠’,如今工作、生活、教育全在‘一刻钟’解决!”张美娇的感慨,道出5万开发区居民的心声。
近年来,长泰经济开发区立足长远,全力打造物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等3个特色园区,总面积达1.21万亩,开发区规划范围也从18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工业园区也需要烟火气。为此,长泰经济开发区计划总投资超45亿元,谋划实施23个涵盖吃、住、行、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项目建设,打造产业社区“15分钟生活圈”,实现“工作圈”与“生活圈”的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已投用兴泰中学二期、兴泰夜间经济中心等6个项目,加快漳州海峡创投中心、人才公寓、体育综合体等9个项目建设,不断填充着“15分钟生活圈”的幸福内涵。

兴泰湖生态公园全景图
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一年来,长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顺应人口流动趋势,统筹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人口布局,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的共同富裕长泰样板。如今的长泰,上下游企业“抱团”落户,产业集群乘势而起;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强劲释放;产城人融合“升级”提效,人才生态蓬勃向好……长泰正以产业链党建为纽带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变成创新活力,一幅“党旗红、产业兴、人才聚”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天问一号“惊鸿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