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涨后降:傻傻算不清
回顾历年“双11”可以发现,“先涨价后打折”是不少商家惯用的销售伎俩,而这也成为消费者反映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此种现象,今年监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监管力度。国家工商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督察组,在“双11”前对部分省市2017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进行集中督察。该电商平台也回应称,“‘双11’有严格的价格监控机制。”一是要求报名“双11”的商品价格不允许高于过去一段时间成交的最低价,报名时系统会进行巡查;二是商家参加”双11“活动的商品,在此前一段时间已经进入系统锁定,锁定后商家都不能对价格随意进行更改。
然而,“先涨价再打折”的现象依然突出。消费者王女士想趁“双11”便宜,给妈妈买碧然德净水器滤芯,她在碧然德网上旗舰店上赫然发现,页面上“双11”价格写着“原价429元,现价239元”,“可是我几个月前买的价格就是239元啊”。最有意思的是,她咨询客服说,“今年7月在你家买的就是239元啊,难道后来涨价了吗?”客服坦然回应“是的呢,亲”。一位商家表示,尽管电商平台规定,“双11”价格必须低于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间成交最低价的九折,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间不得低于“双11”当天售价。但是,所谓的折扣是按照专柜价,而非平时的实际售价,“专柜价基本随便填”。
双11期间,各类电商采取秒杀、让利、赠红包等促销手段,很多消费者不会去查询历史价格,就不明不白的冲动消费了。
预售商品价格比双11还高
提前预售、定金膨胀、折上折……可“智商跟不上电商”,今年的“双11”,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变成了相当“烧脑”的游戏。“要提前好多天就开始谋划不说,一不小心优惠没拿到,还跳进了商家先涨后打折的陷阱。” 消费者李女士说,她就遇到了提前预售的商品反而没有“双11”当天便宜。
“以前‘双11’就凌晨守在电脑前拼一次就行,现在提前半个多月就要开始谋划。关键预售的商品并不便宜,我要是‘双11’直接下单,比预售要便宜300多元!”消费者李女士说,“感觉自己这次被‘坑’了。”李女士说,她在某家居旗舰店以提前预售的方式,下定金挑选了一堆床上用品,预售活动后价格为1746.1元。11日她又看了一下,用“三件八折”的优惠是1440.4元。“如果前两小时直拍还能返现100元”。可是预售提前交了“定金”,且如果当天不付尾款“定金不退”,觉得自己被“坑”了的李女士直接找客服理论,没想到客服直接回复她说,“亲,预售的这边也没说比‘双11’活动低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