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百年酒窖的木门,空气中交织着升腾的糯香与红曲的醇厚气息。酿酒师们俯下身,把耳朵贴在酒坛壁上,倾听酒液细微的“呼吸声”——冬酿的序曲,眼下正在屏南每一个酒坊悄然奏响。

酿酒户煴酒
1000多年前,红粬黄酒制作技艺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随着2021年屏南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红粬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古老酒乡开启了现代化转型之路。2024年,屏南黄酒年产量突破5万吨,年产值近2.5亿元。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屏南探访当地的黄酒酿造业,发现传统与现代正在展开一场精彩对话——穿越时光的琥珀色液体,既盛着唐宋明月,也映照着乡村振兴的曙光。
时光,淬炼酒魂
清晨5点的北墘村,还笼罩在薄雾中,73岁的县级非遗传承人吴善寨推开酒窖的木门,一股温润的陈香扑面而来,200多个酒坛在微光中静默如陶俑。
他俯身贴近一坛2022年冬酿的黄酒。“酒是活的,”抬头时,他眼角漾开笑纹,“每坛酒都有自己的脾气,你得顺着它来。”
这是2025年深秋的寻常一日,也是吴善寨守护黄酒技艺的第43个年头。他创立的合作社酒库存量已达20吨,带动百余农户年均增收约3万元。
比起这些数字,他更在意的是屋檐下那排陶坛的温度——那里封存着代代相传的酒香,也浸泡着屏南人“村村制曲、家家酿酒”的集体记忆。
据《屏南县志》记载,当地制曲酿酒之风盛于明清,“路下、长桥诸乡均有红曲出售外省”。吴善寨家族传承谱系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他是第十三代传人。
“当时想家了,觉得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在我们这代手里。”2014年,吴善寨开始自己酿酒并创立品牌,想要把家乡的黄酒推向市场。
在北墘村,像吴善寨这样坚持酿酒的村民不在少数。这个有着700多年酿酒史的村落,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藏着酒窖,少则几坛,多则上百坛,“北墘老酒”的名声已传出大山。
古人云,“夜倾闽酒如丹赤”。如今,北墘村黄酒年产量超1600吨,年产值突破4200万元,现有存量约3200吨,黄酒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招牌”。
老酒坊,新引擎
酒气氤氲中,吴善寨守护的是黄酒传统的“香魂”。如何让这缕魂在新时代的杯盏中激荡出圈,成为屏南新一代酿酒人的命题。
酿酒户郑幸福向经销商介绍产品时,会让镜头多给桃花酿瓶身上的浮雕花瓣几个特写。
这款融合传统黄酒工艺与屏南桃花的创新产品,2024年单款销售额突破百万元。“黄酒的文化和历史不能只活在博物馆,”他转动酒瓶,“要让它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2024年,当地黄酒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7%,桃花酿、紫薯酒等创新产品占比达总产值的四成。古老酒香飘出深巷的背后,是一场关于守正与创新的实践。
郑幸福近20年前接手家族酒坊时,面临的是传统黄酒市场的萎缩困境。“当时客户多是中老年人,产品包装十年未变。”他在仓库整理积压的黄酒,陶坛上落满灰尘。
多年来的摸爬滚打,郑幸福从果酒那里看到了黄酒的商机。他反反复复试验新品类黄酒,发现老家玉洋村清明前采摘的桃花与陈年黄酒搭配最佳。
于是,他采用低温浸泡工艺,既保留桃花的清香又不破坏酒体的醇厚。产品上市当月即售罄,连酒标设计都成了社交平台打卡元素。
而真正让屏南黄酒破圈的,是当地某酒业2023年启动的直播转型。这家企业的运营总监黄林飘介绍说,直播团队用光谱仪检测酒体成分,将抽象的“醇厚”转化为可视数据。这场科技与传统的“联姻”,让企业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900万元。
郑幸福在推行标准化时也遭遇过阻力——有客户反映,新工艺生产的酒品“少了烟火气”。他决定在生产线保留传统陶坛发酵区,标签注明“古法手酿”。
“那次我意识到,我们酿的不只是酒,更是让传统文化通达未来的舟船。”车间里,新旧设备投下交织的影,黄林飘感叹,如同这个千年酒乡正在书写的答案。
酒香不怕巷深
如何让这穿越千年的酿造智慧,不再是单向输出的产品消费,而成为可感知、可互动、可沉浸的文化体验?屏南黄酒产业创新的动能开始向文旅融合的场域漫溢。
清晨6点,屏南一家家民宿小院已渐次飘起炊烟。客栈老板边翻动煎粿边笑道:“今年得备双倍糯米,游客要体验酿酒呢!”
北墘村这个曾因“酒香巷深”而寂寞的古村,如今一年迎客近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00万元。2024年,屏南黄酒主题旅游收入已占全产业总值的35%,“酒旅融合”使农户年均增收2.1万元。
当地举办的黄酒文化节开始于2016年。锣鼓响时,村民还心存疑虑:“谁会大老远来山沟里看酿酒?”然而,祭祀酒神的仪式刚开场,摄影师的长镜头就挤满了祠堂小院,最终吸引游客8000人次,直接带动土特产销售30万元。
北墘村获评国家3A级景区后,所属的代溪镇聘请专业团队打造“黄酒风情体验街”。村民吴爱国把祖传酒窖改造成透明工坊,游客隔着玻璃能看到陈年酒坛上凝结的菌花。“最火爆的是定制酒坛项目,最远收到过来自冰岛的订单。”吴爱国说。
龙潭村的跨界试验更大胆。村民将四平戏脸谱绘上酒标,推出“戏曲系列”黄酒。旦角酒用胭脂红,生角酒用石青,酒瓶成了流动戏台。这些文创黄酒在电商平台售价翻了3倍,还引来非遗研究者的关注。
但真正的融合远不止于这些创意。
在“黄酒文旅廊道”——这条串联9个村落的路线上,既有工业化参观走廊,也有散落田间的家庭酒坊体验点。屏南通过区分“观”与“品”,既展示标准化生产,又保留小酒坊个性化风味,形成互补生态。2024年,黄酒主题的研学游中,复游率达48%,远超常规旅游。
酒旗在晚风中轻扬,酒乡正酝酿出新的叙事——当传统与现代在这个山城相拥,氤氲酒香化作一张张邀请函,召唤远方的客人前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味乡愁 四海知音——看“莆田”餐厅如何2025-11-0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