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为侵略者工具的“开拓团”成员和他们的后代,却怎么成为感激中国恩情的人群呢?
因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一段死里逃生的苦难,也有一段精神上从幻灭到重生的经历。
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悲剧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派遣到我国东北的“开拓团”成员组成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最初以退伍军人和“少年义勇队”为主,转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目的也从建立半军事据点转向吸收日本本土人口,减轻配给压力。于是,在军国主义政府的欺骗宣传之下,大批日本贫民阶层纷纷奔向我国东北地区,成为开拓团的主体。
但是,他们的幻想没有持续多久,1945年8月9日,随着苏联红军向盘踞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猛攻,“开拓团”的噩梦降临了。
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日军溃不成军,不得不向南全线撤退。在混乱中,优先被撤退的是日军官兵和军属、官员,而几十万“开拓团”则被作为弃子抛掉,任其自生自灭。在苏军进攻之际,大部分开拓团的男性青壮年被紧急征召参战。因此,此时的“开拓团”大多是老幼妇孺。这么多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等非战斗人员被遗弃,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实际上,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前,一些日本移民已经感到末日将临。方正县永建乡曾经沦为日本开拓团成员佃户的王绍德老人回忆,1945年德国投降以后,经常和他一起劳动的日本移民的女儿花子经常主动接近他,告诉他“5个国家(指中美英法苏)打一个,日本打不赢啦”,并希望王娶她,“大的小的都行”。
当证实遭到抛弃的时候,各开拓团据点陷入一片混乱。即便到了9月初,由于日军封锁投降消息,开拓团与苏军仍处于战争状态。一部分开拓团成员选择逃难,但因为妇孺过多、主要道路已经不通而多半丧生途中。另一部分开拓团成员把希望寄托在了据点中代表日本政府的少数男性成员身上——他们多半是退伍军人担任的村长和干部。但,很多这些日本政府的代表,却为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集体自决。
历史学家家永三郎反对日本政府对教科书进行审核的官司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起诉讼涉及的历史事件中,第一个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本国百姓实施的“集团自决”。家永以冲绳为例,描述了这种集体自杀中,大量不愿意自杀的普通百姓怎样遭到日军杀害或被活活饿死的过程,并拒绝日本政府文部省要其对这段描述进行修删。
东北日本“开拓团”的“集体自决”同样惨烈。王绍德老人回忆,他在1945年8月中旬目睹了当地赵炮屯日本开拓团成员集体自杀的经过。那天早晨,他听到日本人聚居的“鬼子屯”发出阵阵如同敲击汽油桶的声音,似乎是枪声。他想起花子的话,于是赶去看个究竟。结果,他发现几户人家的女眷和孩子都在床上被日本人自己所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