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种种困境,云南省提出“深化人才领域改革,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推出了一系列人才重点领域改革举措,释放人才红利。一方面是请进来,云南省提出了“柔性引智”的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思路,在不改变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云南,包括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阶段式服务、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从利用南博会举办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引进8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在大理、腾冲挂牌建立高层次人才基地,引进35名省外院士专家开展智力服务,云南省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除了引进人才,云南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培养人才。“云岭”系列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已持续多年,目前已有402名人才被培养选拔出来,省财政最高给予200万元的科研经费。“云岭学者”“云岭名医”“云岭首席技师”“云岭教学名师”,都形成了有力的示范效应。
西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在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也常被人诟病。云南省明确提出,要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难题,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关系。在管理方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主要是下放人才管理行政审批权限,及时公布涉及人才管理领域的36项“权力事项”,精简人才行政审批事项并全部入驻网上服务大厅。不仅如此,云南省还改变过去对科研人员职称评定、评价中的诸多制度短板,采取了包括下放12所高校正高职称评审权、完善激励机制、推行“人才绿卡”等一系列措施,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已经建立21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7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6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云南大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文章开头引进的人才中,不少人到了云南后科研成果反而比原先在东部地区高校更加丰硕。
■靠“挖人”建不成“双一流”
郑天虹、胡林果
自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全国高校拉响了争创“双一流”的号角,各高校对人才的争夺趋于白热化。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东部高校频频从西部高校“挖人”。
广东2015年4月就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当年8月,广东公布了入选的7所高水平大学和18个重点建设学科项目名单。广东宣布在2015-2017年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这个背景下,广东部分高校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中十分重视“挖人”。2015年9月,广东东莞一所理工院校被列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才成了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学校提出要围绕抢抓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机遇,从引进机制、考核、待遇、科研启动经费和住房补贴等方面出台了系列人才制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