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福正在进行古籍修复。受访者供图
对话赵嘉福“我希望后继者都比我厉害”
澎湃新闻:我国古籍修复人才的现状如何?
赵嘉福:我2004年从上海图书馆退休。退休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做了一个调查,统计了一下,(古籍修复)人才很缺。现有的人才是80年代90年代以后培养起来的。60年代以前,几乎这方面的人都没有。我师傅一辈老先生几乎都不在世了,而我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
澎湃新闻:您接受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邀请时已经是71岁高龄,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来到复旦教学的呢?
赵嘉福:2007年国家成立了古籍保护中心,邀请我为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培训当老师,从全国培训来看,全国确实是很缺人才,一方面是单位需要,第二方面又没有年轻人进来,现在公共图书馆进人又设立了门槛。不是本科进不了这些单位。过去的理念是手艺人,文化要求并不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就想两条腿走路,第一是让现有的古籍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再培训。第二,找大学合作,开始进大学堂,在大学教育里没有先例的。国家保护中心想这样搞,学校也觉得这样是好事,由复旦开设了这个专业,建这个专业就得有专业老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就把我推荐过来给复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