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真的好难!“不能出丝毫差错”
不过,当孩子们深入参与研究的时候,他们才真正知道航天真的不仅是好玩而已。
11月,孩子们迎来了二期培训。
培训是在南京理工大学进行的。
一期的时候,学生们每个人会独立负责一个系统,到了二期培训的时候,所有的学生被分成了6个组,每个组负责一个系统,比如:结构热控设计组、计算机设计与编程组、轨道姿态组,等等。
这回的培训就更加专业了,知识也深奥了很多。
“刚开始时,南京理工大学老师讲的东西我们都听不懂,大家都很崩溃。”很多孩子跟徐依菲有类似的感受。
虽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但关于卫星研制的知识和操作深奥复杂,不少知识是大学阶段才会讲授的内容,而这些没有专业基础的中学生完全是从零开始学起。
“我们组的学习内容非常理论化、抽象化,非常不好理解。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编程,第一次接触STK这种专业软件。”高二(1)班的李潞芸说。
李潞芸参加的是轨道姿态组。
对于这些孩子,知识难度的增强应该是他们能想象到的困难,而摆在他们面前的真正困难其实是:任务繁杂但是不能出现任何一个小的纰漏。
动手能力一向很强的任健达加入的是结构与热控组,要参与卫星的装配。卫星的装配每个环节的要求都很严格,一环紧扣一环,操作过程中是绝不允许“手抖”的。
这些从小玩乐高、机器人长大的孩子,突然感到了组装卫星这项工作的不轻松,“仅螺丝钉就有很多类型,每个螺丝钉都必须安装准确,平衡度测试也不能出任何差错。”任健达说。
“有个瞬间我脑海中闪过了后悔来南京的念头。”跟李潞芸同组的高二(2)班刘黎明说,“面前总是一堆密密麻麻的数据,而且任何一个数据都是不能出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