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民办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变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54所民办本科院校中,47所院校明确以学校所在区域两个以上支柱产业人才需求为办学重点,占调查高校总数的90%以上;32所院校的半数以上新增专业与地方需求高度契合,占参与调查高校总数的61.5%;新增设专业共计1361个,其中与地方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数多达917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67.2%;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是“电子商务”和“软件工程”,深刻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异军突起和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趋势。
民办本科院校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就业市场广受青睐。从就业数量上看,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3%以上;从就业质量上看,通过对113所民办本科院校2015年公布的学校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其中102所院校的用人单位满意度都在85%以上。可见,民办本科院校“对接-适应-满足”社会需求策略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产出导向+能力导向+学习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重奏
民办本科教育发展初期,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学术型高校培养方案的低配版,过度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学情基础和社会需求。“十二五”期间,一批民办本科院校通过参加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实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在“地方性、应用型”导向下,逐步加深了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从“输入导向”向“产出导向”,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从“教学导向”向“学习导向”的三大转变。
培养方案向“产出导向”转变,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顶层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和考试模式改革,按照真实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服务流程开发工程实践设计综合实训课程。80%的民办本科院校将职业资格的获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毕业生能够实现毕业即上岗。
培养模式向“能力导向”转变,借助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本地区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增加实践教学投入,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力导向”的培养模式得到较好落实。
课堂教学向“学习导向”转变,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民办本科院校的生源基础处于全国本科院校的最后一个层级,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大批民办本科院校通过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有一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主动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把创设以学为主的“学习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