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灾区献爱心,假如你手上有28万元现金,你会怎么做?晋江商人赖金土,提着这么多现金徒步进村,挨家挨户给最困难的灾区群众发放现金,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夜宿农村,甚至为多发一户宁愿挨饿。赖金土的善举,引发全国网民关注。(5月31日《海峡都市报》)
赖金土不远千里到灾区,徒步发放,其精神足以感天动地,难怪乎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然而,他为何采取这种亲历亲为的行动?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这笔善款是他和朋友一起筹集的,他们希望把钱“发到最需要的人手上”。事实上,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只有亲历亲为一条途径,我们不是有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吗?这不失为一个捷径。
首先试想一下,假如所有热心人士都像赖先生一样亲自去灾区发放,那灾区将是怎样一个场景呢?显然不切实际。
其次,我们应当看到在赈灾方面“个人”相对于“组织”的一些局限性。一是信息掌握的局限,“谁最需要援助”是赖先生等许多捐赠人关心的核心问题,但组织在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时具有个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个人尽管可以“眼见为实”,但难免困于一隅。二是人力及效率的局限。就赖先生此行而言仅一人,5天只发了6万,而组织则具有动员更多力量的优势;尽管时间不应作为考量援助的标准,但对于那些急需援助的灾区同胞而言,时间同等重要。三是援助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赖先生携“巨资”的身份一透露,难免会引起一些不法分子的关注,28万不是一笔小数。而对组织而言,则有相对安全的保护措施。
再次,我们把视野放到全国慈善事业来看。如果我们大力推崇这种亲历亲为的个人行为,那是否意味着我国的慈善要走一条以“个人”组织为主的事业格局呢?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之计。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两条解决问题的路径:其一就是另择他径,其二就是修正原来的路径。的确前者往往比后者容易得多。但在全国慈善事业必须立足长远,走以“组织”为主的事业格局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即如何恢复慈善机构的公信力,确保慈善机构能用好每一笔善款善物。
客观来讲,广大网友对一些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无疑源于慈善机构“过去”对善款善物的使用情况。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能否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况且,慈善机构公信力的恢复是一个与公众“对话”的过程,既需要自身的不断完善,也需要公众的监督,但更离不开公众的信任给予他们精神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