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干细胞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整齐地排列着,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细胞的接种、传代等操作……“联合实验室成立后,我们组建了一支由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材料学及生物信息学专家,眼科、妇产科及儿科临床医生等组成的医工交叉团队。”宝太生物学术战略总监钟晓骝介绍,目前团队正在进行多项干细胞技术相关研究工作。
去年11月,经厦门市科技局批复,由宝太生物主导,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厦门长庚医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厦门市干(体)细胞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成为厦门市首批7家联合实验室之一。
如何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牵引,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当前,厦门市聚焦药械、基因与生物技术、集成电路等厦门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深化建设联合实验室等系列措施,构建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应用新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势能快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双向奔赴”抢占新赛道
“在全球医学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干细胞研究无疑是最具突破性的领域之一。”钟晓骝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干细胞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已进入人体试验的项目超过8000项。“这些研究为治愈创伤、修复病理组织、攻克终末期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24年6月,从事医疗诊断器械制造的宝太生物将“干细胞治疗药物开发”纳入了公司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
“我们将发展的第一个目标放在‘干细胞眼角膜再生’领域。因化学伤、热烧伤等导致失明的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眼角膜受到严重损伤,患者治疗依赖人工角膜或者异体角膜移植,但现实情况是角膜供体缺口巨大并且治疗花费较高。‘干细胞眼角膜再生’是利用自体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角膜组织,通过移植手术替代受损眼角膜,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恢复光明。”钟晓骝表示,同时,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制造安全、合格、高质量的细胞产品无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幸运的是,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李炜教授是眼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专家。”钟晓骝介绍,角膜干细胞治疗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标准化、产业化。李炜教授有技术,企业有发展需求。双方一拍即合,联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长庚医院共同申报了厦门市干(体)细胞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开始了关于“干细胞眼角膜再生”的临床研究。“基于联合实验室的平台,我们还申请到了资金,在利用干细胞技术针对骨关节炎、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治疗中开展临床研究工作。”钟晓骝说。
从厦门市出台的《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引》中不难看出,组建联合实验室的目标都聚焦当地重点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组建联合实验室既是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也是产业与研发的“双向奔赴”。
“联合实验室更像是一个平台,由企业主导,以应用端需求为基础,召集多方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科研攻关难题。”厦门市科技局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黄海燕解释说,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带动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将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企业扮演关键角色
“目前我们的技术正在推动医院启动临床研究中,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正式同大家见面。”钟晓骝表示,将通过产业化将成熟的技术推向临床应用,使更多患者受益。
采访中,记者发现,相较于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主导的联合实验室具有更强的市场导向优势,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技术创新中的堵点、卡点、难点,集中力量开展靶向攻关,实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因此,引导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是联合实验室成功的关键。
去年3月,宝太生物就曾加入厦门市心血管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被问及二者的区别,钟晓骝坦言:“联合实验室是由一家企业主导、多家科研临床机构组成,创新联合体更侧重于临床机构主导,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创新联合体更关注于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而联合实验室更侧重于围绕牵头企业的特定技术需求展开。”
在钟晓骝看来,联合实验室从企业自身最紧迫的需求出发,将高校和医院的力量充分联系起来,“企业从实际的市场需求出发来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加快了产业转化与临床技术的应用推广速度。也正是因为由企业直接发起,实验室研究的目标更直接明了,企业资源的投入也更加明确”。
牵头企业的实力与投入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联合实验室的成败。《指引》对牵头企业的资格、意愿、实力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牵头单位须是在厦注册的上一年度自主研发费用不少于1000万元的规上工业、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牵头企业具有相对独立且集中的科研用房、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申报时科研仪器设备(含研发软件)原值不少于1000万元等。
“申请成立联合实验室的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目前厦门已成立的7家联合实验室均由当地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黄海燕表示,这些实验室不仅汇聚本地科技资源,还积极联合厦门市域外的科研院所与机构,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合作精神。
整合创新资源
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也是厦门企业推动技术变革的自觉。
作为厦门市首批7家联合实验室之一,由易信(厦门)信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的厦门市信用大数据创新联合实验室在2024年底挂牌成立。
“该实验室专注于信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人工智能模型的构建及数据要素的产业化应用。”易信新闻发言人上官伯鹏说,实验室整合了厦门信息集团大数据运营公司的信用大数据开发实力、国信研究院的深厚信用智库资源,以及易信在数据市场化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信用数据+产业生态”的上下游深度融合模式。
目前,实验室已汇聚信用中国全量数据82亿条,整合了航旅、高铁、司法等高价值信用数据381亿条,应用方向涉及AI、数据治理、信用核查、数据建模等多个领域。
“实验室的3家合作单位在之前便有不间断的合作,通过这一次联合实验室的挂牌,我们将彼此的合作固化下来,让合作的目标更加明晰。”上官伯鹏表示。
在企业主导的情况下,如何充分调动科研机构的能动性?《指引》中提到,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
“这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组建协议,明确技术创新目标、任务分工和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等,可以很好地保障成员合法权益。”黄海燕表示,比如《协议》中规定了牵头企业须在3年内给予共建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每年到账额总计不少于100万元,能够避免科研机构在合作过程中经费不足或者“技财两失”的情况。
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让产学研合作步入“快车道”。在易信的计划中,厦门市信用大数据创新联合实验室将被打造成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与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平台。
“通过平台化的组织方式,可以有效地整合高校、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和创新要素。”上官伯鹏说,期待以联合实验室建立为契机,推动信用数据价值挖掘从实验室走向更多服务民生、服务商业的实际应用。
(记者 林闻 报业集团见习记者 林梓健 通讯员 杨国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加油船“宏信106”轮在厦门远海码头为“中2025-02-19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