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做三件事:种一棵树,建一幢房、出一本书。”笔者在石狮永宁城隍庙看到一片树林,看到庄严的殿堂,也看到一本《永宁卫城隍庙》。笔者看到的,是一份传承,也是数百年来忠义的传承,更是无数善念的延续,以树、以建筑、以书籍为载体。
1远近古今, 繁荣沧桑日月可鉴
航拍无人机冉冉向着高空上升,永宁城隍庙的整体格局渐渐呈现。其主体建筑格式为“三进三落”,中间有两个天井及内石埕,外有大广场。较为特色的是:主殿主神前有一座戏台,其位于内埕上,不言而喻,其上戏剧表演的意义,便是为供城隍老爷欣赏,以示敬意。
永宁古城以军事设施出现,始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其时当地建造水寨,以防海盗,有“永保安宁”之意,故称永宁。元代时,当地置巡检司。明代时,江夏侯周德兴请旨修建卫城,得以批准。那时,永宁卫十分风光,其下辖今时的惠安崇武城、晋江福全城、厦门同安高浦、金门、厦门中左、安溪白叶城,共六个守御千户所,并统辖祥芝、深沪、围头三处巡检司,可谓周边数百公里内最大的军事指挥中心,曾一度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
永宁城隍庙与永宁卫同年修建,明代时被称为“鳌亭宫”。永宁卫奠基于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农历五月廿八,当地百姓便把每年的五月廿八定为永宁城隍的生日,并年年举行庆典。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永宁城隍为“忠佑侯”。
明代《八闽通志》记载,永宁城隍庙作为永宁卫最重要的附属建筑,由永宁卫第一任指挥佥事洪海创建。正统年间(1436—1449),永宁卫知事王廉修葺;成化九年(1473),永宁卫中千户所正千户陈宗翻建。
清道光十五年(1835),梅林村乡贤蔡名标等人捐资重建。新建左右回廊以奉祀二十四司监事官,增设戏台,扩建中亭,配祀武略将军、崇威将军、纠察功曹、扶敕使者。此次重修基本上奠定今日城隍庙之规模,居功甚伟。
《重修永宁城隍庙碑记》记载有蔡名标、李椿元、高希显等从事闽台两岸对渡贸易的著名商户,以及“施振美”“陈丰茂”“振袷”“邱合茂”“资源”“泉洽”“金顺”“集源”“锦顺”“蔡协兴”“振瑞”“源益杉行”“绍成典铺”“茂源典铺”等30多家郊行、商号题捐记录,甚至连贸易管理机构“永宁海关”以及驻防永宁的文、武官吏也都积极捐款。
光绪年间,石狮港边村乡贤佘马堆前往菲律宾筹募资金,增修门楼,扩建前落回廊。至此,以中轴线为基准,由门楼、前殿、中亭、戏台、拜亭、主殿和左右厢房组成永宁城隍庙建筑群。1996年,永宁城隍庙被公布为第四批球探体育比分: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一海为席, 数百年来交流不断
海有多远,闽南人的信仰就有多远。600多年的光阴过去,一代代的永宁百姓带着对永宁城隍的信仰前往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对永宁城隍更是尊重有加。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台南、台中、嘉义、金门等)地区皆有永宁城隍庙的分炉、分香,他们皆奉永宁城隍庙为祖庙。
1989年,台湾鹿港城隍庙首次到石狮永宁城隍庙谒祖进香,永宁城隍庙为其祖庙。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台湾信众组团至少前往永宁城隍庙谒祖12次,而永宁城隍庙也9次以上前往台湾巡安赐福等。鹿港城隍庙、台南米街忠泽堂城隍庙、北台中城隍庙、台中丰原慈济城隍庙、南投埔里圣贤太子宫等城隍信仰,皆为永宁城隍庙之传承、分炉。
3 历史传说, 几多风雨几多晴
漫步现今永宁城隍庙内及周边,可看到不少历史遗迹,可听见管委会人员及当地老人讲述各种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据说,古时永宁卫东面临海,永宁城隍庙则面向深沪湾,与城门方向不同。明清时期,永宁卫最高官府为“指挥使司”,其设府于东门,地势较高,可俯瞰全城。永宁城隍庙坐北朝南,在其后方,可望见五虎山,其山海拔125.3米,如同永宁城隍庙的靠山。深沪有金狮山,与五虎山隔江相望,古人称它们为“五虎朝金狮”。
不知是先有山名,还是先有永宁卫,或是为了巩固军事地位,从而造就山名。然而,此般两相呼应、此种山海之局,似乎增加了永宁卫的军事战略地位以及人心所向的地位,给予百姓们安全感。
有个传说则是关于将军血,何为将军血?相传有一年,永宁卫失守,倭患在城内杀人无数,血流遍地,从而当地被称为“血洗街”。一位将军拼死反抗,最终难以抵抗,他只好怀着对城隍爷的信仰,在那一块条石前向城隍爷祈求,并磕谢而亡,留下血红斑点,从而被人称为“将军血”。
(洪少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洛阳桥:海内第一桥 世界遗产地2024-11-29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