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鲁迅先生在小说《示众》里描写了冷漠甚至是冷血的“看客”形象,今天,类似的“看客”依旧充斥在现实生活中,且更加令人心寒——不久前,北京某医院一年轻女护士因家庭欠债在微博上留遗书轻生,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并在警方的劝导下放弃了轻生想法,但在微博上许多人却报之以各种讽刺揶揄,甚至有人质疑她自杀动机,人肉搜索她及家人,使其家人与亲属都不堪其扰,在巨大的债务与舆论压力下,其一家三口集体自杀,最终父女二人死亡、母亲重伤;无独有偶,近日甘肃一19岁女学生,因遭受老师猥亵,申诉无门后选择跳楼,现场一些围观者不仅鼓动该女生跳楼,而且还拿出手机用微博、快手等社交媒体直播跳楼,在生命最后一刻,女孩在手机上看到催促她跳楼的“看客狂欢”,纵身跃下。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去深究这些事件背后的主因,因为无论是债务也好、遭受猥亵也罢,都应由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和涉事单位机构负责去查处,个中原委相信最终必将水落石出,得到最公正的裁决。而当我们审视悲剧发生时的那幅令人愤恨心寒的“看客图”时,每个人则都不再是单纯事件的旁观者,而是整个社会舆论风气的参与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陷入想不开的迷局,彼时我们就会从围观者变成被围观者,在那样的情境下,一幅冷血的“看客图”,或许就是一道残酷的催命符。
与鲁迅笔下亲临现场围观的“看客”不同,如今网络时代,更多的“看客”们聚集在各式各样的社交媒体上,他们或瘫在沙发里,或躺在被窝中,或坐在马桶上……总之他们可以不必亲临现场、可以无限远离被围观当事人的痛苦,然后用手机在社交媒体上肆意发表最冷血、最恶意的评论,且全然没有负罪感。有些“看客”则如逐腐之蝇,唯恐天下不乱,一听说哪里出事了,就赶紧拿着手机去直播,用别人的悲剧赚流量博关注,在他们眼里,一句“老铁666”或许比一条鲜活的生命有价值得多。
我们显然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用最严厉的语言来批判这些冷血“看客”,但这种对空鸣炮式的谴责,大抵只能发泄我们心中的愤恨,让良知得到片刻舒缓罢了;我们也可以呼吁相关部门对其言行造成严重后果的“看客”予以处罚,可只是抓一两个来批评教育下,最多就是拘留几日,这于日益泛滥的“网络看客现象”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所以眼下最直接有效的,应当是别让各类社交媒体成为“看客”们的冷血狂欢场。
严格的采编流程和审校制度,记者和编辑都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专业资质……在传统大众媒体中,有着一整套机制来确保舆论导向与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进而让媒体产品对时代发展和社会风气始终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反观现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所谓“自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没有导向意识、眼球效应至上,不仅泛滥着许多挑战公序良俗的内容,甚至于一些违法违规的言论也能以社交媒体作为传播平台扩展开来。由于内容上的无所顾忌和言论上的“大尺度”,在与传统大众媒体的受众注意力争夺上,这些社交媒体往往能够“劣币驱逐良币”。倘若长此以往,歪风盖过正气、冷漠多过热心、猎奇胜过求真等现象将成为撕裂社会乃至法律底线的野兽。
因此,越是在这个所谓“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越应当将“价值观导向”作为舆论场的压舱石。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媒体,导向都不应缺席,社交媒体也不例外。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社交媒体的运作机制,大力度净化清理整顿社交媒体中严重挑战正确主流价值观的不良内容,加大对社交媒体运营方的问责处罚力度,明晰所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言行的边界底线,如此方能还我们的舆论场以风清气正,斩断冷血“看客”病症的传染蔓延。(薄鲁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