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读周刊第一期
一个非典型啃老青年
发刊词
让阅读更有力量
先哲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毫无价值。”
只有审视,才能明白事件背后的伦理;只有审视,才能扯开现实表面的遮蔽;只有审视,才能享受思维的乐趣,形成观点与看法。我们在审视中探寻真相,我们在审视中了解世界。
以文字表现出来的审视,叫做深读。在这个信息庞杂的时代,我们希望能改变您的阅读态度,把阅读变成悦读,一种更有力量的阅读。我们想证明给大家,深读,是一种主义,很潮。
它集纳了阅读主义和生活主义为一体。因为我们深知,一切以阅读为主打的产品,必须在每个字句上都要跟读者发生深层次关系,这,才是读者的立场。
所以,深读,是一种冷静的视角,是一番成熟的思辨。我们为您挖掘事件背后的细节,我们为您提供独到的生活观点,我们为您串联起一切关键的故事环节,我们将用故事再现新闻,用逻辑还原事实,用观点提升思维,我们鼓励高端的思想,我们也讲求朴素的原味,我们更希望弘扬一种向上的力量。
您手里现在打开的,只是一个开始。今起的每个星期一,我们都将为您奉上一期这样的《深读周刊》。区别于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希望它带给您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冷酷,那是陪伴您一起去审视一切的力量。(海都报新闻编辑部)
一个非典型啃老青年
每天三顿需“点餐”,初中开始被父母分居,为了要钱砍伤父亲,逼得父亲写下遗书
10天前,记者一开始接触小龙,他都是斜着眼用眼角的余光看人,话很少
闽南网6月30日讯 陈霞最怀念的时光,到儿子12岁为止。那之后,所有的美好,瞬间变成沉重包袱。
小龙,从小长得白净清秀,个子也长得快。父亲老王喜欢带他出门,别人叫他“小帅哥”。
“他童年时,有什么异样吗?”记者问。
“就是调皮,但是活泼啊!”老王夫妇愣了,因为孩子现在全变了:如今沉默寡言,不工作,只知道要钱,为了钱曾砍伤老王,6月12日还殴打母亲陈霞,最终被拘留5日。
“我怎么会遇到这种儿子?!”老王夫妻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老王在单位还是中层领导干部。如今,成年却不能独立生活的小龙,成为他们越来越沉重的心病。
连日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其他好吃懒做的啃老族不同,小龙的啃老有着独特的原因。
10年来,每顿饭都要点菜
小龙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把老师做的一个纸板道具撕成两半。那时,老王亲手将道具粘好,向老师道歉,但一点儿也没有责怪孩子。他觉得,儿子活泼一点好。
老王从来不敢想,这么活泼的孩子怎么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接触。
陈霞第一次感觉儿子“变坏了”,是小龙读五年级的一天,他突然说自己穿的是地摊货。
“地摊货?”陈霞惊讶地说,儿子穿得不比同学们差,而且这么多年从来没提过这种要求。
事后多年,陈霞觉得,儿子在物质上变得挑剔,可能和一个亲戚有关。因为小龙常去她家,一次回来说,亲戚告诉他“看你面黄肌瘦的,你家舍不得买吃的”。
亲戚家里有钱。每次小龙到她家,都会得到10块零花钱。亲戚会用海鲜招待他,这是小龙至今觉得最好的美味,“吃的要最好的,穿的也要最好的。爸妈不这样,就是小气”。
这几句话,小龙也是一直记着。他不想工作,这也是脱口而出的理由。
小龙回家就要求买好衣服,家人并未在意。小龙的应对让陈霞吓坏了——趁陈霞下楼,把家里的空调、电灯、水龙头都打开。陈霞闻到一屋子的煤气味,才发现连煤气罐都被打开了。
陈霞只好答应小龙的要求:买好衣服,每顿吃什么也事先经小龙点餐。
陈霞觉得,给孩子吃好点也没关系。但一旦没做好,就会出事。陈霞记得,有一次,小龙要吃炒豆芽,当天她下班晚,找了五六个菜市场也没买到,最后只能让小龙到饭店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