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读·第六十九期
神秘的私塾
闽南网12月8日讯 惠安紫山镇鼎模自然村山顶,守义私塾再次变得冷清。
近4年时间,在邻居看来,这一所曾荒废十余年的房舍,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蓝色的玻璃窗,颜色深得刚好能够阻隔外界的视线,“关起窗户来,里面在做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论语》是很多私塾的必修课程,堂主们希望孩子能学习先贤的智慧
邻居们只知道,这里突然住进来好些孩子,传来听不太懂的读书声。里面还有几个大人,他们的带头人是个外表斯文的河南籍“王老师”。但是,他们很少出门,一把铁锁也将村民拒之门外。门里门外,大家很少交流。然后,这里突然就关闭,又没人了。
这样的状态,多少反映了读经私塾的现状,选址偏僻,为自己划出一片世界,与世俗有所相隔。创办者们以小班为特色,执著于传承古代经典,摸索着希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童年教育,吸收先贤智慧。然而,却又因师资良莠不齐,教育方式不够规范等,受到巨大争议。
老师带孩子们朗诵《朱子治家格言》,很多私塾坚持小班制,希望能因材施教
私塾:只诵读经典 先不必解其意
国内私塾的兴起,与上世纪90年代,保护传统文化的潮流关系密切。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等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提案,呼吁借此保护传统文化。
而1996年,在台湾推广读经尝到甜头的王财贵,开始到大陆推广读经。他是新儒学大师牟宗三的弟子。十余年间,他在大陆开办读经讲座一千多场,不少堂主也是受其影响,才开办私塾。
目前,“福建私塾联谊会”的会员有福建各地的私塾堂主和老师约百人。
联谊会秘书长力禾介绍,总体来说,球探体育比分:内私塾的数量并不算多,在广东,仅梧桐山一处,就有数十家私塾,北京香堂、湖南娄底也有类似情况。
因为私塾多各自为战,也缺乏统一管理,全国私塾数量一直没有明确统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2013年的一个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原因,比重排前四位的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进度过慢”、“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孩子厌倦学校生活”。
在私塾堂主李月看来,私塾“更像是一种对教育的反思”。
下午放学,小朋友和奶奶回家里时,向老师鞠躬
读经以正人品
在选择读经的人眼中,传统文化更注重德行教育,通过诵读经典来影响孩子的行为规范,对孩子今后为人处世将有所帮助。而且,读经还能让孩子吸收学习先贤智慧。
篮球比分直播:一位私塾堂主李月(化名)以自身经历说明,原本,她的个性要强、性急,容易得罪人,学了国学后逐渐平和。在她眼中,读经的孩子和正常学校的孩子没有太大区别,但因为读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环境,让他们能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教育人品更重要,而‘术’可以后来再学。”
“福建私塾联谊会”秘书长力禾认为,现行教育体制有不少闪光点,但学校动辄四五十个人的大班教育,老师很难为每个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而在私塾里,类似的情况可以有极大的改观。
私塾堂主李月赞同这个观点。在她看来,与传统学校相比,私塾的一大特点在于小班教学,不会按照一个固定的模板来培养学生,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因材施教。而小班教学的模式,保障了因材施教的可能性。
更为现实点的好处是,不少家长和堂主都认为,学龄前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此时读经对于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很有帮助,而长久累积后,孩子的理解力、智力也有得到锻炼。林女士的孩子今年9岁,读经已经5年,现在读完了四大名著、通史故事等经典,识字15万。林女士认为,现在的学校,一个班那么多孩子,一节课45分钟,很难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来组织学习。而在私塾,可以更自主地安排时间背读经典,有了这些累积,孩子比同龄人吸收学习了更多知识。黄先生也认为,有了经典文化的累积,底子打好,女儿写出来的作文,分析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其他孩子要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