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17日讯(通讯员 陈妍 林正义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秋日清晨的阳光洒满南靖田野,清脆的快板声在和溪镇乡间响起——这支由镇干部、村民组成的“习语靖听·和溪镇雨林曲宣讲队”,是南靖县基层宣讲队伍的典型代表。自2023年成立以来,他们秉持“离群众最近、说群众最懂的话”原则,把讲台设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集市广场,用方言快板、三句半、民间故事等“沾泥土、带露珠”的形式,将党的政策、会议精神“包装”成接地气的小故事。
“一张板凳、一片树荫就能开讲,就是要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宣讲队成员陈丽贞的话,道出了南靖县所有基层宣讲队伍的初心。据统计,这支队伍年均开展宣讲十余场,代表作《礼赞党的二十大,醉美和溪再出发》在南靖县首届“习语靖听”基层宣讲竞演大赛中斩获二等奖。而这样的“百姓舞台”,正遍布南靖县12个镇(园)的各个角落。
“这个宣讲太实在了!以前看不懂的政策,听他们用方言讲解就明白,我们都爱凑过来听。”和溪镇群众林细贞的反馈,印证了南靖县“乡土化宣讲”的成效——让政策理论从“文件上”走到“群众心里”,正是全县基层宣讲队伍的共同目标。
在南靖县的宣传矩阵中,除了“接地气”的线下宣讲队伍,还有一批“懂网络”的青年力量活跃在线上。和溪镇“和溪少年家”团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支由90后镇干部组成的队伍,手持相机以“基层视角”记录县域发展,成为南靖故事的“数字传声筒”。
“我们拍短视频、vlog、工作日常,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上,既要让外界看见和溪的山水美、产业兴,也要让群众看懂政策、了解镇里的工作。”团队成员沈仪晖介绍,此前网友关注的电力改造问题,他们用“小剧场”形式拍摄解读视频,让抽象政策变得直观易懂。
从文旅推介到工作纪实,从镇情解读到民生服务——南靖县各镇(园)的青年宣传宣讲队伍,正以“身在基层、心贴群众”的独特优势,用青春视角捕捉县域发展的鲜活细节,为南靖故事注入“泥土芬芳”与“青春活力”。
“线上发现热点,线下深入解读;线下收集需求,线上创新表达。”这是南靖县构建宣传矩阵的核心逻辑。在和溪镇,“雨林曲宣讲队”与“和溪少年家”形成联动:宣讲队在田间地头收集的群众疑问,成为青年团队的创作素材;青年团队在线上发现的热点话题,由宣讲队线下开展针对性解读,打破线上线下壁垒,实现“双向奔赴”。
这种“两支队伍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正逐步在南靖县12个镇(园)推广——有的镇结合茶文化组建“茶乡宣讲队”,线上线下同步推广茶产业政策;有的园聚焦工业园区,通过“企业宣讲员+青年拍客”组合,打通政策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全县12支镇(园)宣讲队伍,各有特色却目标一致:既要守住南靖的乡土根,也要接上时代的脉搏,让政策宣传从‘单向输出’变成‘群众爱听、青年愿传’的家常话。”南靖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习语靖听”特色宣讲品牌建设,推动各镇(园)宣讲队伍联动协作,让南靖的“好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深入,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合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2025-09-1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