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山城,秋意渐浓。
清晨漫步于市区江滨公园,沙溪河碧波如练,清风拂过,泛起层层细浪;岸边,晨练的人们正舒展着筋骨;在建的公共自行车道,让人们看到城市交通出行的新选择;公园里的成语浮雕墙前,爷爷正给孩子讲着代代相传的故事;一旁的雕塑作品《言传》静静伫立,母亲拉着孩子的手,仿佛也在讲述着这座城里的文明故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文明城市的成果,正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实体现。作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三明高起点、新出发,全市上下奋力续写文明的新篇章。
常态长效 文明城市创建的追求
新市北路,市区交通主干道之一。老林的铝合金制品店就在这条路上。以前,他家的店可没少让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感到头疼。铝合金制作需要场地,他家店面门口近20平方米的空地就成了“天然”的加工场所。
“以前是我们来了他就收,老打‘游击战’。可我们也不能时时守在他家店里,有时候我们刚走一会,这个门前‘加工厂’就又开业了。”城管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不过,他们现在有了“尚方宝剑”。今年3月1日,《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这是三明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出台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等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加工生产……如违反这一条款规定,且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不敢再在店门口加工了,会被处罚,谁不怕?”老林说。
据统计,今年3至8月,根据《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大队)共办理案件746件,行政处罚合计183.16万元。其中,梅列、三元两区办理案件187件,行政处罚合计115.8万元。
一部良法,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一套好的机制,胜过千百次运动式治理。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三明选择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出台“首法”,既体现了三明特色,也进一步为我市创造整洁、优美、宜居、文明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在三明,法治正成为塑造城市文明的刚性力量。
今年3月1日,《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164场关爱职工公益活动陆续举行2025-01-2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