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刚下完雨,如果运输茶叶或者有机肥,车轮陷在泥里打转是常事,要折腾大半天;现在,新路修到茶园门口,货车可直接装卸,运输成本一下省了三成。”11月24日,在大田县屏山乡美阳村的云雾生态茶园里,合作社负责人郭文杰一边指挥工人搬运茶园冬季管护用的有机肥,一边算起“修路账”,脸上满是欣慰。
屏山乡是大田县美人茶产业的核心产区,茶园面积达2.64万亩,15家茶叶合作社、55家茶企蓬勃发展,其中4家更是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屏山乡凭借茶叶主导产业的突出优势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然而此前,一条宽不足3米的土路,成了制约乡里发展的“紧箍咒”。这条连接乡里屏山、美阳、瑞美等6个村的道路,弯多坡陡、坑洼不平,不仅让沿线1万余名村民出行不便,更让茶叶、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出山难”。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攻坚目标!”三年前,屏山乡党委政府的承诺掷地有声。乡党委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将土路改造工程列为“茶园和低产田建设项目”头号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一条6.3千米长、6米宽的水泥路,打通这条发展“瓶颈路”。
可现实难题接踵而至,财政紧张,资金缺口成为项目启动的“拦路虎”。“路是大家的路,振兴是共同的事!”乡党委政府发出募捐倡议后,一场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迅速展开。干部职工带头捐款,村民们自发凑钱;华侨大学郭新华教授看到倡议后,第一时间转账支援,直言“走得再远,根在屏山”;广东省大田商会会长苏元解组织同乡捐资,在外创业的企业家们纷纷伸出援手;本地10家企业累计捐资9.7万元,杨梅村村民王少先等群众主动请缨捐款……一笔笔爱心款从四面八方汇聚,最终募集资金逾25万元,为项目注入了“第一桶金”。
修路期间,乡村干部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驻守一线协调用地、监督施工质量,不放过任何细节;沿线村民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每天轮流疏导交通,有的村民腾出自家院子堆放建材,有的则泡好清香的大田美人茶,送到施工队员手中解渴。“这不是政府单方面修的路,是咱全乡人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想添把力。”瑞美村村支书苏明珍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全乡上下的共同心声。
如今,这条凝聚着政企乡贤、干部群众心血的“民心路”已通车一年,昔日的“瓶颈路”早已变身名副其实的“振兴路”。蜿蜒的水泥路穿梭在山间,将大仙峰?茶美人4A级景区、杨梅村中国传统村落、许坑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串联成线,形成“一路连多景”的旅游新格局,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货车直接开进田间地头,茶叶、黄桃等农产品当天就能运到县城,远销省外、海外,客商上门收购的脚步越来越勤;沿线村民顺势开办起农家乐、民宿,烟火气里升腾着增收希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不再是梦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民生工作与基层治理锚定方向,明确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屏山乡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会精神是根本遵循,他们将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以修路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群同心精气神,持续聚焦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打通发展堵点、补齐民生短板,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推动高山茶乡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焕发更强生机与活力。
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通讯员 朱谌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特展免费开放 吸引众多市民打卡2025-11-24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