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大量出现保险、私募等市场机构大额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举牌”现象,仅2015年就已有40余家上市公司被“举牌”。资本市场密集出现“举牌”事件一方面有助于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举牌”相关披露规则不够健全,加之市场参与主体的整体成熟度不够,也为股票市场上的“坐庄”、炒作留下了空间。一些“炒家”通过频繁“举牌”对股价造成重大影响,扭曲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了事实上的“明庄”效应,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和中小投资者的权益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一、我国大额持股披露制度相关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大额持股披露制度相关规定情况概要
目前,我国大额持股披露制度主要规定在《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简称“《收购办法》”)中,由于《证券法》规定的比较原则,实践操作主要依据《收购办法》执行。
1.披露义务人的确定。《证券法》和《收购办法》在衡量投资者是否构成持股披露义务人时,采用的是“名义持有”加“实质持有”的界定,既计算登记在其名下的股份(名义持有),也要加总计算其可以实际控制的其他股份(实质持有)。在存在一致行动关系的情况下,还应将其他一致行动人名义与实质持有的股份予以汇总计算。
2.履行披露义务的时点及主要披露内容。《证券法》和《收购办法》都规定了以5%作为披露触发点,以每增减5%为披露义务点。《证券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应当披露的内容主要为名称、住所、数额和日期等客观信息。《收购办法》细化为:当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不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时,以20%作为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和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的分界点,前者应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披露义务人及持有股票的基本信息,后者还额外包含是否存在持续关联交易、持股后续计划等主观决策信息。
3.披露违规的法律后果。目前,对大额持股披露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主要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即“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二)我国大额持股披露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额持股披露规则与收购规则未能有效区分。目前,我国证券法规体系中将持股变动作为上市公司收购事项的一个环节和部分予以规定,未对两者进行有效区分,致使持股规则作为收购规则的附属品而存在,容易导致实际认知和执行上的混淆。一是易给中小投资者造成认知上的误导,将一些并不涉及控制权变动的短期投资行为误认为上市公司收购事项,形成跟风买卖效应,导致股价非正常变动,为“庄家”操纵市场留下空间。二是在规则执行中易产生争议,《证券法》和《收购办法》对收购人和收购行为有较多的规范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证券法》第九十八条、《收购办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等。但在实际执行中,对“举牌”行为是否属于收购行为、“举牌”人是否属于收购人有较大争议,事实上形成了“举牌”行为获利空间大、义务约束少的失衡情况。
2.披露标准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举牌”的主要披露标准在1999年《证券法》中确立,距今已有近20年时间。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上市公司的股权主体呈现更加多元化特征,“举牌”披露标准也需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进一步调整。一是《证券法》和《收购办法》以30%推定为对上市公司有控制权的持股比例,要求达到该持股比例时进行要约收购,对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导致持股30%以下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是否需要披露、何时披露,规定不够明确,可能会引发市场争议。二是目前新上市公司、有股票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存在流通股和限制流通股区分,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股东受限于国资管理规定,其持有的股份也存在限制流通的特征。实践中,股票价格往往更易受到流通股增减持数量、比例的影响,但目前相关规则仅以总股份持股比例作为披露标准,未考虑流通股持股比例情况。一些流通股数量相对较少上市公司的大额持股,由于未达到总股份持股比例无需履行披露义务,更容易进行“坐庄”、炒作。三是首次披露后以增减5%作为披露义务点门槛相对较高,一方面不能充分保证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增强“举牌”中的突袭效应,加大收购过程中的对抗性,不利于市场的健康稳定和长远发展。四是随着A+H股上市公司日益增多,以及沪港通的实施,在内地与香港市场同时举牌持股现象开始出现,但目前内地与香港在大额持股披露时点要求、一致行动人认定及披露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执行中容易出现不一致问题。
3.披露内容不够详细具体。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举牌”的持股比例都在20%以下,根据相关规则仅需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但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内容非常简单,不仅投资者难以据此了解到披露人的真实持股意图,反而会引起大量猜测、炒作,使信息披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持股比例在20%以上的“举牌”,尽管需要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但较多披露事项仍是原则性的内容,并不明确和具体。如披露信息中“是否有意在未来12个月增持”“未来12个月介入目标公司经营的后续计划”等事项规定并不明确,在后期操作中也容易规避。此外,尽管《收购办法》对一致行动人进行了界定,但存在一致行动时,披露主体、披露内容等规定均不明确。
4.对特殊主体披露要求不清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内部各业务板块、不同产品分别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股份时,是否应当合并计算其管理的“全权管理客户账户”、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自营账户以及其他相关账户,有关法律法规一直未做明确规定。由于缺乏细化标准,在实践操作中具体案例存在较大差异,容易产生市场争议,使不法者有机可乘。
5.违规责任追究机制有待健全。一是对违规行为是否应责令“恢复原状”规定不明确。《证券法》《收购办法》均规定,在“举牌”过程中存在未及时信息披露及披露期间未停止买卖股票等违规行为的,予以责令改正。但责令改正是要求予以披露还是恢复到“举牌”前的持股比例则未做出明确规定,由此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争议。二是由于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和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规定的披露内容较为原则,使披露内容存在模糊地带,导致对披露不实行为的追责难度较大。如在权益变动报告书中,信息披露义务人一般都发布“信息披露义务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或减少其在上市公司拥有股份的计划;若发生相关权益变动事项,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不确定性信息,由此引发中小投资者跟风买进,但计划实施条件未充分披露,计划的实现没有约束性,实际上较多出现未增持或仅少量增持,甚至出现短期获利减持的情况,对此尚未形成有效的惩处机制。三是对违规披露的刑事追诉标准目前侧重于财务造假和重大事项不披露方面,未将二级市场“举牌”中的不实披露、误导性披露涵盖在内,因此很难对“举牌”违规披露本身追究刑事责任,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