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荣,1981年出生,台湾嘉义人与彰化人的“混血”,他笑称自己有着四分之一的台湾原住民平埔族血统,四分之一的客家人血统,二分之一的闽南人血统。
他在台湾上大学,美国念研究所,大陆读博士,还娶了大陆妻子。他笃信妈祖,有救生教练证,所以爱海,爱玩水,一到平潭就深深被平潭的海岛风光所吸引,更想在平潭建立属于自己的“两岸共同家园”,虽然这些都还处在“想”的阶段,但他已“立志”要让更多人知道平潭这个地方。
许桂荣正在讲述自己在平潭的经历
看特别的平潭 从陌生到震撼
“综观实验区的政策优势与制度现况可以发现,实验区许多的政策与制度几乎是为台湾人民‘量身订做’,而且特殊的是,有别于一般的经济区或自贸区仅专注于经济与贸易的促进,实验区的制度亦包含两岸社会、教育、文化、医疗的交融,在这样的功能定位下,突显了实验区综合实验的特质。”这是许桂荣在他2015年的博士论文中所写的一段话,在他看来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和定位的特殊,造就了这座“比特区还特”的城市。
“在这之前,我的确不知道平潭这个地方,因为我的博士生导师是福建人,在大陆念博士时,他建议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以平潭为研究对象。我这才知道原来在海峡对岸,还有这么一座‘比特区还特’的城市。”
三年前,许桂荣开始在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比较法学,他的导师柳经纬来自福建寿宁。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将实验区建设成一个有着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一起生活、一起建设、一起发展、一起探索的共同家园。这一改变,引起了两岸学术界的关注,也将许桂荣的人生轨迹导向了平潭。“因为当时研究平潭的还是以大陆学者为主,而我的导师就希望我从一个台湾人的视角,去重新挖掘平潭。”
就这样,2014年,许桂荣第一次踏上平潭的土地。第一眼,平潭处处是工地,充满着新城的朝气。第二眼,平潭天蓝海蓝,银滩怪石,风景旖旎。“‘震撼’是平潭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光是这里的自然风光和高标准的基础建设,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还发现已经有许多的台湾人在平潭扎根创业,书写属于自己的平潭故事。”许桂荣告诉记者,当时他给平潭的评价就是“大有可为”。
两岸视野写论文 对岸民众看好平潭
台胞集聚,政策开放,为许桂荣的博士论文研究,提供了极佳的研究样本。“我的论文选题主要是探讨两岸视野下平潭的法律制度构建,通过梳理两岸政策、历史的变化,构想两岸共建机制、实验区基本法等问题的设计框架。”
在许桂荣的研究看来,实验区以打造两岸共同家园为目标,是希望两岸人民在此相处愉快,也希望台湾人民的生活圈以平潭为入口扩及平潭、扩及海峡西岸,借着两岸人民的交流、共同发展、彼此借鉴,共建一个美好的共同家园。
然而台湾民众是如何看待平潭的呢?许桂荣选择在台湾地区新北市与往返台北——平潭之间的高速客滚轮“丽娜轮”上,针对台湾地区的居民对于实验区相关问题进行访谈,在台湾地区受访的七例中,仅有一位没听说过实验区,而全部受访者都觉得有机会愿意到实验区看看。
“这些都说明,在民间,台湾同胞对实验区的成立,是持积极态度的。”许桂荣说。
从研究到扎根 与平潭一同前进
2015年,毕业在即的许桂荣再次来到平潭,做论文的最后实地研究。“再来的时候,平潭又是一个新的面貌了。”许桂荣说,这些变化,使他改变了最初将平潭作为研究对象的想法。“当时我就开始评估,未来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在这里创业。”
2016年,许桂荣的博士论文在台湾被修订出版,他也再次来到了平潭,而这次,创业的想法终于成为现实。
9月,平潭登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在平潭台湾创业园落地营业。在公司一进门的位置,“平地高楼足下起,潭人跬步上君峰”的对联格外醒目。“写这副对联,是希望平潭和我的公司都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有所长进。”
“两岸的文化是相同的,所以在平潭生活的这几个月还是十分适应的。”许桂荣告诉记者,他十分喜欢平潭的美食“天长地久”,而在工作之余,他还吹长笛,到台创园免费提供的娱乐室K歌,“可能最不适应的是听不懂平潭话吧。”许桂荣说,“但我最近也努力在学。”
从对平潭一无所知,到走进、研究、了解、扎根,许桂荣的“平潭情缘”展现的是普通台湾民众对“两岸共同家园”的认同与践行。在许桂荣近期的朋友圈中,记者还看见他写下“平潭加油,我会陪你!”的字样,并转发“接力,我是平潭人,我为平潭代言”的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备年货 迎新春2025-01-1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