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设服务组等派出机构
改革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榆林市一位县领导告诉记者,撤乡并镇减少了机构,消化了部分公职人员,减轻了基层负担。但对干部来说,最难的是安置问题。
“我们的处理方式,一种是先把干部们全部安排在撤并后的乡镇,然后有的调到县直部门,有的以后慢慢消化。还有一种方式,在撤掉的地方设立为民办事机构,干部的职级保持不变。”他说,对农民来说,主要考虑的是办事是否方便,他们最关心的是乡镇政府机关设在哪里。
陕西省要求,严格编制管理,多渠道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富余人员通过充实县级统计调查队伍、提倡到村组任职、安排到镇文化站等公共服务单位、鼓励领办创办为“三农”服务的经济实体等途径予以妥善安置。
最近,在听取全省撤乡并镇工作情况汇报后,陕西省省长赵正永提出,“必须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同时加快推进学校、医院、文化站、保障性住房和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农民进城落户、扶贫避灾搬迁等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有些乡撤并到镇后居民办事不方便的情况,要求在撤掉的地方设立服务组等派出机构,方便居民办事。(记者 杨彦)
【专家观点】
撤乡并镇不能“一刀切”
陕西的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撤乡并镇、发展乡镇经济,与国家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相吻合。大城市容量有限,小城镇的发展,将为促使农民进城,逐步离开土地,逐步变成市民开辟环境和条件。
但是不是要全部把乡撤掉?这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当地经济发展快,步子可以快一点,发展慢,步子就慢一点,不能人为地搞“一刀切”。经济不发展,叫了镇也不是镇。撤乡并镇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刀独进,撤乡并镇后要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推进城乡统筹,进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张宝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