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3日,球探体育比分:水利专家组到南安开展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初评工作,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召开会议听取验收汇报、观看专题片等形式进行初评。经专家组评审后认为,南安市符合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的标准和要求,同意申报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
专家组指出,南安市委、市政府长期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加快生态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取得良好的成果。
30多年治理水土流失89280公顷
记者了解到,南安市水土保持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2年至1990年,南安开展大规模荒山造林绿化,大力推广“金丹治理模式”,选择以杨梅先锋树种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经济林果治理荒山荒坡水土流失,并注重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极大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为南安早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991年至2000年,南安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将水土流失治理方向转向小流域单元的规模治理和综合治理。2009年,南安市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市的新目标、新追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掀起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新热潮。
随后的10年,南安重点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生态茶果园建设、崩岗治理和小流域治理,积极开展“青山挂白”治理,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2012年-2015年,南安以被列入全省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为契机,持续加大生态县建设力度,把水土流失治理纳入“生态南安”建设的重要内容。
30多年来,南安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280公顷,其中封禁治理51180.7公顷,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19978.6公顷,种茶果9618公顷,种草482.9公顷,坡改梯7516.9公顷,矿山迹地503公顷,崩岗治理451处。水土流失治理有效保存面积73566.8公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累计投入治理资金40896.86万元。
今年初以来,南安全力开展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相关工作。7月5日,南安召开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动员大会,并下发《南安市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南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工程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明确了水利、国土、林业等17个单位部门的工作职责。创建申报验收工作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自查申报、总结提高4个阶段进行,力争2016年底通过验收。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67.2%
历经30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生态茶果园工、荒山造林绿化、生态护岸、崩岗治理、矿山迹地治理、美丽乡村生态水保等“八大工程”,南安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7.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提高了蓄水保土效益、植被覆盖率、水源涵养功能。2015年南安林草覆盖率达70.4%,森林覆盖率达52.7%。通过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御体系,年增加蓄水能力4658万立方米,增加地下径流23.25%。
在经济效益方面,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农业与绿色经济同步发展,农业增收与农产品增效双丰收,环境与农业经济双赢。
在社会效益方面,全民水土保持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居民环境显著改善,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防洪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推动了产业发展。
下一步,南安市将根据省水利厅专家组意见,继续补充和完善申报材料,迎接国家水利部的验收。(记者 黄伟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潮声 | 永春白鹤拳:展翅翱翔五洲四海2025-11-2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