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将猪大肠与猪血做成羹汤
闽南地区食羹汤由来已久,牛肉羹、瘦肉羹、海蛎羹……但将大肠和猪血作为主要食材做成羹汤,竹脚大肠羹还是首创。
1952年,谢正平的父亲在金淘后坑埔的竹脚处开了一家肉羹店,主营肉羹生意,人称竹脚肉羹店。“但肉类煮久了容易硬,口感没有一开始的好。”谢正平解释说。上世纪70年代初,谢正平的母亲陈玲玲嫁入谢家之后,便接手谢家已经营近20年的肉羹店。
食物在中国传统妇女手中总能得到创新。肉类不易煮,那么应该有一种食材是越煮越好吃的。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陈玲玲最终锁定了大肠和猪血。大肠耐煮,猪血在浓汤中慢慢吸取精华,越沉越香,不断的改造中,便慢慢沉淀出这家竹脚大肠羹的独特风味。
后坑埔作为原先的省道307线,来往的车辆很多,总会在这一带造成堵车。为了方便赶工的人们,谢正平和家里的小孩便做起了上车推销的服务。打上一碗大肠羹,给车上的人尝一下,堵车的时间敌不过品尝一碗大肠羹的时间。美味在路人中不断传开。
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晚年的陈玲玲对于自己一手支撑起来的店铺早已力不从心,但仍坚持亲力亲为,只因找不到合适的传承者。对于新迎娶不久的儿媳妇谢三妹,陈玲玲还是抱以观望的态度,只让她做着基础的清洗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媳的勤劳朴实得到了婆婆的肯定,陈玲玲才放心在熬制羹汤时让儿媳在一旁学习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