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球探体育比分: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5月颁布,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3.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科学严谨,试题形式有效多样,逻辑严密,表达规范,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全面考查,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七、八、九年级部分内容,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五、内容目标
(一)目标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查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由低到高的八个层次,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要求。具体如下:
(1)记忆:再认或再现教材或时事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或事实。
(2)理解:从事实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释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内涵与外延;辨别不同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比较发现其异同;对相关表述或事实进行归纳和概括;用不同的词句或形式转换表述概念、观点或信息;将具体事例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3)分析:将一个综合性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部分或层次;把握要素之间、部分之间和层次之间的关系。
(4)应用:正确调用某个概念、原理或观点,描述和阐释情境中的现象和事实,说明事物存在的依据和问题解决的办法。
(5)综合:掌握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和联系,调用多个知识综合阐释和解决问题;将知识或事实的相关要素或局部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结构。
(6)论证:运用多个知识或从多个层面,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条理地论述、证明事物存在的依据、价值或发展的条件、过程和结果。
(7)评价:对有关认识问题或行为问题进行客观、全面、辩证地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估,符合逻辑地证明自己判断的依据,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8)探究:根据已知的条件推断结果、根据结果推断需要的相关条件、根据已有事实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在一定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以上目标,应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和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与特点加以把握。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层次:
(1)接受与认同:能够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程及教学过程提出的情感目标要求。
(2)体验与感悟:能够通过生活情景和有关信息体验到良好的情感,感悟事物价值、生活意义和人生道理,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判断与选择: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能够立足正确的立场,用良好思想情感和正确价值标准指导自己的价值选择,认识和解决问题。
(4)参与与展现:能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参与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行为和语言将积极情感、正确态度和科学价值观自然展现出来。
以上目标,应根据课程相关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经验加以把握,并在命题中加强渗透。
(二)内容范围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参考本届考生使用的教材版本确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要求,高一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要求主要通过行为动词来呈现,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其中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知识内容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知识板块 | 学习领域 (内容呈现) | 知识要求 | 能力要求 | 情感态度 价值观要求 |
成 长 中 的 我 | 心理 健康 (认识自我) | 1.认识情绪的多样性; 2.理解情绪对人的作用。 |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 4.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 | 1.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2.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3.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
道德 (自尊自强) | 1.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2.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的关系。 | 1.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3. 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2.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 |
法律 (学法用法) | 1.知道法律的显著特征和作用; 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其意义; 3.知道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 1.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
我 与 他 人 的 关 系 | 心理 健康 (交往 与沟 通) |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2.学会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3.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 4.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5.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 | 1.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
道德 (交往 的品 德) | 1.理解孝敬父母的原因; 2.知道诚信的基本要求; 3.理解共同生活需要关心、尊重、宽容和相互理解与帮助; 4.理解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5.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1.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2.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 3.学会尊重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与习俗。 | 努力做诚实的人。 | |
法律 (权利 与义 务) | 1.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知道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 3.理解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了解网络的利弊。 | 1.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2.学会运用法律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人格尊严、个人隐私; 3.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经济权利; 5.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6.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 树立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 |
我 与 集 体 国 家 和 社 会 的 关 系 | 心理 健康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 1.学会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 1.关心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 2.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
道德 (承担 社会 责任) | 1.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3.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2.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的行为; 3.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 1.树立公平意识; 2.培养正义感; 3.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
法律 (法律 与社会 秩序) |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及要求。 | 学会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 1.树立宪法意识;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
国情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 1.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取得的经验; 2.知道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5.理解共同富裕的原则; 6.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7.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 8.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9.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0.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2.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体现; 13.了解先进文化,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5.懂得人生需要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 1.针对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学会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3.学会合理消费; 4.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5.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学会规划人生,实现理想。 |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立志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5.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时事政治的内容
识记和理解重大时事,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和简要评析重大时事政策。纯时事考试内容包括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六、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形式采用开卷笔试,考试时考生可携带课本和时事材料进入考场供作答时参考。考试时间90分钟。
七、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
题型结构: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部分约占48%,非选择题部分约占52%。
内容结构:“成长中的我”约占15%;“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3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35%;“时事”约占20%。
九、例题示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例1: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联合申报的 、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①长城 ②大运河 ③丝绸之路 ④海上丝绸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说明:本题考查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列入世遗名录的时事,正确选项为C。本题知识能力目标为“记忆”,属于容易题。
例2:
右图时政漫画反映的是
A.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
B.日本要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C.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
D.日本已全面废除了《和平宪法》
说明:本题以漫画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对重大时事事件的理解和读图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C,知识能力目标为“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3: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列完全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是
A.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 B.篮球比分直播:、端午节、中秋节
C.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 D.篮球比分直播:、愚人节、青年节
说明:本题结构简单,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判断来考查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答题时只要注意排除洋节日和现代的新节日即可。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记忆”和“理解”,答案应该选B,属于容易题。
例4: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要继续深化改革,缩小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下列关键词中,与这一意见的精神相匹配的是
A.公平公正 B.按劳分配 C.同等富裕 D.消除差距
说明:本题以时事材料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领悟国家政策,提炼政策的精神内涵。这种将时事政治与教材知识结合的设题方式,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理论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并将社会公平理念隐藏其中,突显教学与考试的价值导向,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答案应选A,属于中档题。
例5:
“90后”大学生刘普林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在环卫所打工的母亲清扫大街,被人们称为“马路孝子”。下列典故的主旨与之相近的是
A.孟母三迁 B.扇枕温衾 C.曾子杀猪 D.孔融让梨
说明:本题以大学生刘普林的事例为载体,要求考生从题干信息中归纳出主人公具有的孝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与不同选项的比较,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在选择过程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道德品质。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把握典故所反映的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对于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促进学生体会和感悟良好情感,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答案应选B,属于中档题。
例6:
下面一组漫画所蕴含的寓意是:
下面一组漫画所蕴含的寓意是
A.通过诚实劳动可以先富起来 B.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现代化建设必须分为“三步走” D.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同步富裕
说明:本题以生动的组图为情境考查共同富裕问题,要求围绕“富”字的形成过程,读懂组图的寓意,并获取有效信息,将相关信息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对题目进行正确解答。在解答本题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认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正确观念。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答案应选B,属于中档题。
例7:
右图是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有人对此辩解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反驳这种观点的理由应该是
|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和权利
②人们应该牺牲自由去适应别人的需要
③要遵守法律规章就无法得到自由
④危及生命安全的自由是不可取的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说明:该题图片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本题以图设题,考查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图片内涵和正确看待“自由”的基础上,从法律规范和生命安全两个角度对错误观点进行辩驳,体现了在法治问题和生命安全问题上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应用”,答案应选B,属于稍难题。
例8:
宁宁根据《8只狐狸的心态》一文,学以致用,设计了几个问题。请你回答1-2题。
1.狐狸“聪聪”来到紫葡萄挂满架的果园,对着高高的葡萄架,心想:“葡萄架太高,摘不到葡萄。嗯,听说葡萄的味道与柠檬差不多,还是吃柠檬吧!”这时“聪聪”使用的调节情绪方法是
A.合理发泄法 B.注意转移法 C.升华法 D.自我激励法
2.过了一段时间,“聪聪”叫来伙伴,用“猴子捞月”的方法搭成“狐狸梯”,终于让大家都吃到美味的葡萄。可见“聪聪”认识到
A.只要动脑筋,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
B.加强合作,放弃竞争,事业就会成功
C.个人力量有限,与他人合作才可能战胜困难
D.没有与别人合作,任何事情都是无法做成的
说明:本题以《8只狐狸的故事》为情境,一材多用,生动活泼地考查心理知识,调动和运用多个知识综合认识问题。这类试题常以趣闻、寓言、案例、人物先进事迹、热点报道等作为试题载体,广泛涉及学生所学知识,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成长需求、生活体验、成长过程问题,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且寓趣味与寓意、集解读生活与感悟道理、赋知识交汇与渗透为一体,对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多个知识综合阐释问题,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感悟合作的意义。第1题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应如何“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简单的“理解”,答案应选B,属于中档题;第2题考查“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内容,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答案应选C,属于中档题。
例9:
课堂上,老师为佐证观点引用了以下材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根据内容判断,这堂课的主题是
A.悦纳自己 B.我和父母 C.相处有方 D.师生情谊
说明:试题再现课堂教学情景,引入日常教学素材,考查考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较好地做到教与考的有机统一,在试题情景选用上呈现新元素,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认真思考问题。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答案应选B,属于容易题。
例10:
乐乐的表弟为无法加入校篮球队而烦恼,请你根据图示,为乐乐的表弟选择一个有助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应对措施。
A.从容面对,顺其自然
B.增强实力,扬长避短
C.自我疏导,调整目标 D.悦纳自己,另辟蹊径
说明:试题以学生加入篮球队这一课外活动为情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学生能根据试题提供的情景,探索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新办法,体现初步的探究能力要求。本题呈现方式新颖,是对探究能力考查的新探索,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探究”,答案应选B,属于中档题。
(二)非选择题(根据下列各题的要求回答)
例1:
学校决定以“感受生活变化,我为祖国添彩”为主题组织开展一次师生座谈会。荣荣在调查、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围绕“说变化、明事理”,“求发展、促和谐”,“立志向、负使命”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发言,请你与荣荣合作完成。
【说变化 明事理】
②我们取得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04
(2)从链接一中,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结合链接二,为使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应实施什么战略?
【立志向 负使命】
(4)祖国辉煌灿烂的明天,需要我们一起去创造。你将怎样为祖国的美好前程增光添彩?
说明:试题通过“说变化、明事理”,“求发展、促和谐”,“立志向、负使命”三个环节,将生活、道理(观点)和责任有机结合,第(1)问通过描写生活变化和提炼“根本原因”,考查时事和生活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并认同祖国发展成就,并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记忆”;第(2)问主要通过对我国的国情介绍,要求在分析材料基础上归纳出结论,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第(3)问考查学生对我国国策的认识,即从国情出发,判断应该实施的战略,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应用”;第(4)问通过对祖国未来的憧憬,考查学生的行为选择,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展现自己的正确选择,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 “应用”和“综合”。试题将时政热点与主干知识相结合,较好地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本题前三问比较容易,最后一问有一定综合性,属于容易题。
例2:
时政报刊上常设有“新闻人物”的栏目,介绍了一个个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不平凡贡献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
(1)请你举出你感受较深的一个人物,介绍一下他(她)的动人事迹。
(2)说说大力宣传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有什么意义?
说明:第(1)问是举例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有积累,善于留心观察和思考。考生可以从平时的学习阅读和生活实际接触的事物中例举,也可以参考时政报刊上介绍的有关人物进行例举。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记忆”(若要求根据一定的课本道理举例,此类试题的目标要求应是“理解”),属于容易题。第(2)问要求分析宣传先进人物的意义,可从他们的精神对我们国家、社会和自身的影响来思考。答题时应该广开思路,从弘扬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回答,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综合”和“论证”,有一定综合性,属于中档题。
例3:
(1)某班同学学习了《思想品德》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后,纷纷行动起来,开展环保活动。下列几位同学的行为,你赞同的是( )
①小王上网向有关部门举报某饭馆偷偷宰杀野生保护动物。
②小江把一个每天深夜歌声扰民的歌舞厅门窗砸坏以示警告。
A.① B.② C.①②
(2)说出你对各项选择或者不选的理由:
①
②
说明:本题将选择题和说理题结合起来,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综合考查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和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知识。答题时,一方面应该注意事例中有关同学是否树立环保观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公民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其手段、方法是否依法合理。第(1)题要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应用”。第(2)题需要全面分析一个完整行为的目的和结果,特别是对②的情形要作辩证说明,引导学生既要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又要使用合法的手段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展现学生自己良好的法治观念。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分析”和“评价”,属于容易题。
例4:
请你判断下列的做法和想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并分别说明理由。
(1)小刚和小娟两位异性同学经常在一起复习功课,他们之间肯定是早恋了。( )理由:
(2)网络是虚拟的,因此在网上绝对不能讲真话。( )
理由:
(3)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未成年人在遇到险情时都应该挺身而出。( )
理由:
(4)小燕发现自己的一篇获奖小论文被刊登在某杂志上,她写信向杂志社要求对这件事进行说明并支付稿费。( )
理由:
说明:本题将判断正误与说明理由结合起来。这类判断型题目一般都要依据学过的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知识先对有关做法和说法进行判断,然后对自己的判断理由加以阐述,说明为什么是对的或错的。判断时关键是要认真审题,看清题意,正确判断;说明理由时,要找准关键点,用准相关知识,要学会用全面、辩证观点看问题,即要注意时间、地点、具体条件,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这类试题从实际生活入手设计,与学生息息相关,即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事物的能力,又体现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评价”, 属于容易题。
例5:
请你为下列几位同学诊断其思想认识上的“病因”,并开出“处方”。
同学一:上学路上骑车不抓扶手,骑“英雄”车,甚至闯红灯。
病因:
处方:
同学二: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不会叠被子、挂蚊帐,也不会洗衣服、做饭。
病因:
处方:
同学三:只记得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淡忘了端午节、重阳节。
病因:
处方:
说明:本题通过 “骑英雄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洋节”等来自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并运用“症状”“病因”“处方”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自我教育,密切结合了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厚。作答时可以参照所学的课内知识,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即可。其中原因分析具有开放性,可从社会、家庭和自身认识等方面入手,本题侧重要求从这些学生的自身认识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体现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本题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分析”和“应用”, 属于容易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