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回归正常,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更为健康的学术共同体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如何突破办刊瓶颈,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不久前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2017—2018)目录》,因为事关不少刊物能否成为“C刊”的切身利益,引发不小震动,一时众说纷纭。
所谓“C刊”,是指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目录的刊物。CSSCI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开发研制的文摘数据库,用于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简言之,就是通过计算论文被其他作者引用的次数,来评估其影响,本质上所体现的是论文基于被关注度、被引用量而具有的影响力。能否在目前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科学术性期刊中被选出来成为“C刊”,被视为学术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然而,从本来意义上说,CSSCI的作用在于评价学术论文影响,而非评价期刊质量本身;用是否进入“C刊”,决定刊物的地位、影响甚至命运,实属功能异化。然而现实却是,能否在“C刊”发表论文,或者在什么等级的“C刊”发表论文,决定了研究生能否毕业、研究者能否晋升职称,而这些又与学位授予、学术荣誉、项目申请、课题结项、学术职位等密切相关。可以说,“C刊”论文是决定学者地位、学院或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