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这些司空见惯的取外号现象,还有关于日常摩擦引起的孤立……
还有更多的是被认为所谓的“不合群”……
“我从小比较喜欢干净,有时会和女生玩得多一点。从小学起,班上所有人都叫我‘娘娘腔’,男生从来不理我。现在上大学,没人说我‘娘’了,朋友才多了些。但我知道,我骨子里仍然很自卑。”已经上了大学的小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现在依旧不怎么合群,并且习惯了从他人的评价中去寻找存在感。
校园“冷暴力”处理不当伤害大
在中青报的调查中, 60.1%的受访者认为校园“冷暴力”会在当事人内心留下阴影。校园“冷暴力”,发生于细微而伤人于无形。如果没能及时制止,对人造成的伤害十分严重。
来自北京的曹女士是一名初中孩子的家长,“孩子回家时会对我讲学校发生的事。经常听他说,班里谁和谁又‘绝交’了。”她说,所谓“绝交”,“就是一周不说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也显示,儿童受欺凌经历与其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长期遭受校园欺凌和冷暴力,孩子会变得性格畏缩,相比于其他孩子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敌意和沮丧等负面情绪,并且遭遇的欺凌程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