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政府积极行动起来。许多省份针对域内经济发展程度存在不平衡的情形,根据区域不同,省级财政建立了差别化的奖补机制。广西将高职院校生均拨款与高等教育的“强基创优计划”紧密结合,以经费为引导和杠杆,大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绩效的提升。
“国家确定的生均经费水平也成为公共财政向高职投入的基本依据。只有牵住这个‘牛鼻子’,高职经费投入才能从制度上得到公共财政的根本保障。”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等职业院校分会秘书长茹家团特别强调,“生均拨款制度的建立是制度性的,管根本和长远的,但面对现实条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
“买酱油钱不能买醋”的尴尬少了
“过去叫‘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很多经费是专项拨款,只能干一件事,干别的就违规,要通盘考虑学校工作不得不冒风险。”
“以前,按基数拨款,校长也不知道今年能有多少钱,明年还能不能持续,所以无法做长远规划。”
随着生均拨款制度的建立,这些尴尬成了校长们对往昔的笑谈。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主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慧波看来,生均拨款制度的全面建立,将学校的“财权”和“事权”有效统一起来,在一定范畴内扩大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权。
那么,有了经费自主权的校长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