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填补科研空白
满怀着希望回来,但国内一些科技领域却是空白。“当时在磁体材料方面,美国和日本卡我们的脖子,在材料方面拖了我们两年。很多项目负责人,起初两年多都在搭建平台,起步非常艰难。”王俊峰说。
遇到困难的不只是王俊峰一人。“许多肿瘤是由某些与生长相关的‘激酶’发生异常活化而引起的。这就需要研究‘激酶靶点’,通俗地讲就是做一个靶子,再不断利用药物‘子弹’去尝试对抑制癌细胞是否有效。”刘青松说,“当时国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我们只能自己做。最开始三四个月做不出一个,大家都很灰心。”
困难没有吓倒他们。“和国外研究机构相比,国内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有话语权。不是别人给你划出一条路,你沿着这条路去走,而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努力放手去做。”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文超说。
经过数年建设,如今的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已是硕果累累。2013年首台水冷磁体WM4调试成功,刷新同类磁体场强世界纪录;2016年混合磁体外超导磁体励磁成功,实现了10万高斯的设计指标……“中国强磁场从无到有,水冷磁体和混合磁体都是自主完成设计和加工,完全是自己干出来的。”王俊峰说。
刘青松的团队,同样在一次次实验和积累中不断突破。目前,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150余种,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细胞库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刘青松说,去年中心已经和全国10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