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霸"
万县一路考到成都
轻松过了叶秉诚教授的复试
吴天墀教授所作笔记。
吴天墀出生在四川万县一个以经营瓷器为业的小商家庭。当时社会动荡,军阀横行,家里的经济情况自然也日益衰落。1920年父亲逝世时,吴天墀才9岁,偏偏15岁又丧失了母亲。
1928年冬,吴天墀在治平中学毕业,便往涪陵投奔舅家,次年在南沱场蔚文小学教书。一个刚满16岁的少年,流落异乡,忽然作起老师来心中不免有些感触。于是便写了一篇千字的抒情散文,投寄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少年》杂志,居然登载了,还得到一枚银元的稿酬。
乡下任教一年半后,吴天墀又到涪陵县城的县立三小教了一年书。母舅和表兄见他年龄不大,认为还能读书,便帮助他再进学堂,于是,吴天墀便到了成都,报考了国立成都师范大学附属高中部的文科,考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吴天墀十分喜爱成都,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自觉不及他人,因此勤读苦思,不敢放逸。别的同学办壁报、刊物,他也常常去凑个热闹,但觉自己见闻不广,腹内空枵,遇到一些困难时,就只有去抱佛脚,热炒热卖。
1934年夏高中毕业时,吴天墀经过了两道考试:一是毕业考试;二是刘湘统一四川后,来了一次全省会考。令人意外的是,当时所有人以为附高毕业就可以直升川大的本科,但因新任校长王兆荣不同意,于是又得考试了。
吴天墀报考的是历史系,初试后,又来了一次复试,主考是叶秉诚教授。他口试的这一关是很不好过的,不少人在被反复问了几次之后,最终还是没通过。吴天墀口试时,叶先生对他还比较满意。最后,叶先生又翻开他的作文试卷,题目是《六经皆史说》,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后问吴天墀:“你读过《文史通义》吗?”听到肯定的回答后,叶先生便亲切地说:“进堂后,你还需好好用功呀。”这无异于告诉吴天墀,你已被录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