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侯捷迈出大学校门半年多了,但她不敢对父母提起“毕业”“考研”等字眼——严格来说,这些机会都与她无关。她读完了大学,可连学籍都不存在,成了“假大学生”。
侯捷为找回学籍找不同部门开具的17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志中/摄
为十几年前的错误埋单
困扰侯捷的问题,出现在2012年,她进入大学之初。
2012年高考后,侯捷被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原工学院录取。在她入校后不久,辅导员告诉她,学校在学籍注册时发现,她的学籍是别人的,已经被注册过了。
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大学新生侯捷“蒙了”。带着疑惑,她去负责学籍工作的部门咨询。
“学籍老师说这种事不可能发生,除非我是替考。我被吓哭了。”她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
“娃把电话打到家里,全家都急了。”得知此事,侯捷的父亲侯立明不敢大意,立即前往户籍地公安机关询问。
他们发现,侯捷的身份信息,从2005年开始就弄错了,错误首先出自家庭户籍所在的山西省曲沃县乐昌镇派出所。
2005年核实户口时,乐昌镇派出所工作人员误将一名与侯捷同名同姓、同性别、同一出生年份的女孩的户口页,打印给了她。
侯捷及家人因为疏忽,并未发现户口页的错误,加之该户口页中“家庭住址”一栏为空白,他们也没仔细核对。因此,侯捷从2005年起,就一直使用的是另一位“侯捷”的身份。
2011年9月8日,升入高三的侯捷前往曲沃县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首次办理身份证,工作人员仍旧按照户口上的错误信息,为其制作了身份证,进而导致她在高考报名、大学入学时,事实上都使用的是另一位“侯捷”的个人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