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蒲老师还经常替毕家跑腿,去从事购买交易工作。毕家爱菊花,于是蒲老师利用教书之余,还亲自跑去济南的菊花市场,为毕家寻求最佳菊花品种,不只是简单的购买,而且还是用品种进行交换。艺术缘于生活,蒲老师将这些经营活动也记入了小说,《黄英》就曲折地反映了蒲老师为毕家经营菊花的活动。小说主人公马子才,与一家姓陶的相邻,这家姓陶的就是菊花种植和贸易大户,靠着菊花生意,成了富户,其实也间接说明了,蒲松龄替毕家买卖菊花,是一项有盈利性质的活动。
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想象,毕府不只是将蒲松龄当成家庭教师,还将他当成管家、公关经理等,那么,老蒲的薪酬来源就是多方面的,他很有可能同时拿着家庭教师、公关经理好几份薪水。
蒲松龄到晚年,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还是实现了较低层次的财务自由,家里的田地从二十亩增加到了五十多亩,而且还请了劳动力耕耘,三代人过着衣食无虞的生活,蒲松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才敢彻底摆脱私塾老师生涯,回到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学史上一个大大的传奇,而他个人的财务自由之路,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传奇。(文/刘黎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