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后更关注体质问题
毕业后,宋玮如愿进入了一家媒体工作。相较于上学时熬夜写稿,通宵剪辑视频作业,她坦言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健康。
“以前也明白要规律作息,但就是不能落实到行动上。”直到自己的颈椎、视力相继提出“抗议”,她才把“一定要休息好”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对待。
她觉得上大学时的态度是“干啥都行就是不想睡觉”,而工作两年后自己更加爱惜身体,“什么都不能阻挡我按时睡觉。”在她看来,观念的转变和一个人的成熟度以及身边越来越多疾病年轻化的现象有关。
曾有着6年之长“熬夜瘾”的颜之感慨,“还是早睡好。”她坦言,过去自己几乎每晚到两三点入睡,熬夜已如三餐,打游戏、刷剧,她永远是宿舍最后一个入睡。
促使她想要改变这一局面的是她身体发出的强烈预警:时常熬到半夜异常心慌,心就在胸口像是要跳出来,早上起来喘不上气,心情也特别糟糕,不想跟任何人说话,脸上冒痘痘的情况也是从来没停过。
“我总担心我哪天熬完夜躺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体测长跑的时候也总担心自己随时猝死。”颜之说,“新闻里那些熬夜猝死的都是熬夜四五年的,而我已经达到6个将近7个年头了,所以非常害怕。”新学期开始后,她在宿舍熄灯后即准备入睡,睡不着就用下载好助眠软件,努力让自己保持在11点半之前进入休息状态。她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一天天好转,早上起来心情也不再压抑,可以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一天。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熬夜对您或您身边的人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中,72%的受访者表示“皮肤变差,有黑眼圈或长痘”, 45%的受访者选择“视力下降”。52%的受访者表示熬夜后,第二天感觉“疲乏”,8%表示“非常难受”,28%表示“正常或精神饱满”。
张克也不得不承认,几年熬夜下来,自己的睡眠质量特别差。“即便前一天通宵,第二天也很难睡着,有时隔几个小时就醒来,醒来也很累”。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现在大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和生活中的自控能力与受教育的程度是不相吻合的。在他看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是良好生活习惯的践行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但目前看来,大学生们扮演的角色与社会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
王宗平表示,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目前居民健康素养的水平仅为9.48%,而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可能会更低一些。大学生生活方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电子产品、睡眠习惯及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关。他认为,除了现代生活中娱乐方式的增多牵扯了大学生的部分精力,学生们经历的应试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王宗平提到,教育部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要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但是从实际生活来看,大多数远未达到。
此外,他认为大学生运动习惯没有养成,是“非常糟糕的”。“除了体育课,仍有运动习惯的大学生仅有8%,这个数字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王宗平说,他建议大学生们关注自己的健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他强调大学生应该多去运动,坚持锻炼身体,这也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大学生受访者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宇平 天津外国语大学 王一雪 中国民航大学 王文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20日 11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