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能力”超越科学“知识”
仔细分析2015年的PISA试题,不难发现,试题侧重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观察和分析数据、提出证据、基于证据推理的能力,同时将对这些能力的要求整合在“温室效应”这一情境当中,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观照社会现实、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这种通过提出问题将科学素养的各要素整合于学生活动之中,并有计划地予以实施的方式,值得我国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广泛借鉴。” 王祖浩分析。
对此,还有学者分析: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但目前不少中小学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式,仍然较为重视知识的传授。如何让隐性的能力超越显性的知识,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指向,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不过,也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去年年底,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是我国首颗由航天专家指导、北京市八一学校40余名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并主导部分载荷设计工作的一颗低轨道科普卫星。
这颗科普小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中小学生科学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科学课程,通过社会实践、组建兴趣小组、多学科交叉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开展深入的科学探知活动。
更加令人兴奋的是,近几年来,科学普及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不仅国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科学队长》《科学FM》《缪斯夫人》《科学春秋》这样的公共科普平台应运而生,《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等节目也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关注,这都为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记者 赵婀娜)
原标题: 谁“偷”走孩子们的科学梦(深聚焦·科学素养培育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