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业设置:以经济、管理和电子信息等实用性专业为主
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境内海外分校设置的专业以经济类(47%)、电子信息类(43.9%)、生物医药及工程类(29.5%)、管理类(29.3%)等专业为主,相对而言,文化教育类(13.6%)、法律宗教类(8.3%)和政治类(8.3%)等专业较少(见表1)。由于沿线的多数国家都面临着向知识经济型、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的挑战,因此,境内海外分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明显体现出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在沿线国家境内海外分校所开设的专业中,经济类和管理类较多,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专业成本低、回报率高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够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因中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需要先进的开采技术,因此,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了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塔什干分校,并设有地质勘探、油气开发和钻井技术等专业,从而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应用的需求;自1997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向高新技术经济、服务经济转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后,1988年就成功引进了8所世界顶尖大学在新加坡开办海外分校,且其学科专业基本以经贸管理类为主,有的甚至直接以这些专业名称来为分校命名,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的亚太物流学院、美国宾西法尼亚沃顿商学院参与创办的新加坡管理大学等。然而,与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相比,文化教育类、法律、宗教类,政治类等与人文学科相关的专业则比较少,其原因可能是这些专业实用性较弱且见效周期较长,加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并不缺乏此类较为传统的专业,因此与实用技能型专业相比,前者所占的比例较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