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说几件地震灾区的事情。
图片中的这栋二层小楼前两天我们给您说过,汶川大地震后,甘肃文县90%左右的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可唯独这个二层楼屹立不倒,几乎是毫发无损,它因此被称为此次地震中的“最牛民房”。这“最牛民房”的房主叫做任兴平,他现在却遇到了难题。原来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危房拆除,这个“最牛民房”拆还是不拆呢,根据专家的检测这个房子还可以继续住,而且任兴平已经在房子里住了很多年了,有感情也舍不得拆,只想把自家南侧的那几栋危房拆了。可工作人员说了,不行,要么全拆,要么都不拆。如果同意拆,可以获得灾民救助,如果不同意拆,你就没有灾民的身份,相应的灾民补助自然也就没你的份了。
对此,《江南都市报》就问《一刀切的救灾方式能真正救好灾吗?》不能以拆不拆房子作为衡量灾民身份的标准。谁在地震灾害中受了损失,谁就是灾民,就应该得到救助或者补助。有关部门最好不要采取“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的“一刀切”原则!
《扬子晚报》也说,灾民身份和灾后补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灾民身份不能因为灾后经济损失的大小来定,“最牛民房”是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功臣,不应该因为它“没倒”而使房主失去了应该享有灾民补助,正像文章标题说的,《岂可让“最牛民房”因“牛”发愁》。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地震中不倒的“刘汉希望小学”,经历了强震后仍然屹立不倒,全体师生都得以幸存。对于这些挽救了很多生命的建筑,因为它们在地震和中表现出色,就不让它们享受“灾民待遇”,或者简单的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对不住它们呢?
来看下一条
照片里左边的这位叫赖金土,是福建晋江一家陶瓷企业的负责人,地震发生后,他一直琢磨着想为灾区群众出点力,于是,他联合了一些企业界朋友共同捐助了28万元现金,前几天他带着这笔现金赶到了四川灾区,挨家挨户的给最困难的受灾群众发现金,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当走到安县方碑村,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正踮着前脚尖,站在房屋下捡瓦片。“我要捡些瓦片给奶奶盖一间不漏水的屋子。”小女孩叫唐成,今年14岁,从小父母就去世了,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赖金土被她朴实和坚定的眼神感动了,当即给了她2000元钱,这是他至今最大金额的单笔资助。进入四川灾区5天,他已经发出了6万多的现金。“发钱善举”迅速地在网络上传开,据说一天时间,就有6万多网友热评,有人认为他是在炒作,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对慈善机构不信任。
对此,
《广州日报》就说,《商人挨家挨户分发28万元现金,公民善意应被信任》。其实赖金土怎么筹措善款、怎样发放善款、如何有效的利用善款是一种个人行为,和对慈善机构的所谓“信任危机”没有必然关系。至于商业公关,更是荒谬,28万元现金不是赖金土一个人所有,为谁公关、为哪个品牌公关?
《时代商报》也说《挨家发现金:尊重慈善身体力行者》,赖金土这种点对点的援助可以让善心落到实处,直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当然,慈善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不能亲自把钱交给灾民,但无论选择那种方式,只要解决了灾区人民的实际困难,本身就值得赞赏。这种献爱心方式虽然很费时费力,看起来很原始,但能让受助者直接感受温暖,同时对于捐助者也是能收获心灵的感动,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