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和清新的空气,是滨海之城厦门令人艳羡的优越之处。为了让厦门更美,我市重点对岛外九条溪流开展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其中,后溪瑶山溪、深青溪等三条位于集美辖内。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集美区正在以后溪支流许溪小流域为试点,积极开展后溪、瑶山溪、深青溪的综合整治,并为每条流域“贴身制定”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对流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以尽快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为加快建设人文集美和努力打造美丽厦门示范区增光添彩。
河长制
确保溪流保护常态化
据了解,集美辖内重点治理的三条流域,每条都有一位“河长”,负责流域治理工作。
根据集美区“一河一策” 治理方案,后溪、瑶山溪和深青溪的“河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每个河段还设有“河段长”,由镇街负责人担任,自去年底全面启动“河长制”管理以来,河长、河段长和河长联系单位及各相关部门共同履行溪流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的职责,溪流保护和管理进入常态化。
根据方案,河长和河段长是其联系、包干溪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管理内容包括确保河面清洁、河道畅通、堤防护岸设施功能完整,无污水直排等。
下月底
清退辖区所有养猪场
为了确保河道管理体系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专门机构会对辖区内“河长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实绩挂钩,并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
与此同时,集美区正在全面梳理、规划全区污水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并出台了生猪养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在今年4月30日实现“全区禁养”,清退所有养猪场,力求实现“水清无异味”目标,确保溪流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到2015年底达到80%以上,2020年达到86%以上。
特写
许溪小流域治理:生态和产业“双提升”
许溪是后溪的支流,在集美区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其将作为试点,不仅将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景观,还将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古村落保护开发等,为沿线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绿色效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分阶段实施清淤、堤防、截污
许溪小流域示范段河道总长12.537公里,总面积约6.37平方公里,流域涉及张庄、下庄、仙景、墩仔、李林、崎圳、坑山、溪尾等8个自然村。此前,由于河道长期未清淤,多个河段淤积深度超过1米,导致河道面受限,水流缓慢。此外,还存在树木侵占河道、堤防工程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排涝不畅,抗旱能力下降。
许溪流域周边村庄多,一些村庄还保留有水禽养殖,还有一些村庄尚不具备污水集中处理的条件,客观上加重了水体污染。不过,这些情况将很快得到改善。根据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方案,将分阶段对河道进行清淤和堤防建设,并在河岸打造景观绿道和亲水平台,为周边居民营造休闲场所。水质方面,通过控源截污,根据每个村庄的情况进行分散式污水处理或集中处理,全面清退生猪养殖,力争今年内达到无劣V类水体;2016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水体标准,岸边污水截流率、垃圾处理率都达到100%。
在此次示范点整治过程中,集美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要求,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小流域统筹发展规划和试点项目的建设,以“边规划边设计边实施”的思路开展工作,让流域的生态环境、农村面貌、产业发展都得到改善和提升。
沿线打造四个特色农业园区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产业、人文、自然生态与地方特色有机融合的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是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大亮点。以溪流河岸生态绿廊带为线,许溪小流域初步规划了四个特色农业园区:特色花卉苗木园、农业种植园、创意仙景园和捷圣生态园。其中,特色花卉苗木园以宝生园、悦来农庄等农业休闲园为抓手,结合下庄农田、太空农场,打造油菜花田示范点、睡莲培育基地,并鼓励农民以土地折成股份,同时吸收农民作为员工到农庄工作,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农业种植园规划从李林水闸处至324国道,对原有的蔬菜基地、芭乐等农产品种植园进行适当的提升美化,并充分吸纳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充分保留乡村田园风光,提供休闲观赏的场所。创意仙景园将重点扶持当地合作社如仙灵旗专业合作社,以现有的仙景芋田为基础,开发规模化种植仙景芋的品牌示范区,形成“一村一品”典范项目。捷圣生态园将重点建设蔬菜大棚、盆栽和下加墩田园风光,增设农业教育功能,展示蔬菜、盆栽各阶段的成长特征,供游人参观体验购买。(本组文/本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刘平 图/通讯员 林志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鹭岛篮球比分直播:“氛围组”登场2025-01-2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