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后的首次立法实践,也是全国第二部个人破产地方法规。《条例》旨在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经济和社会再生机会,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国家层面立法积累宝贵经验。
根据这部法规,在厦门经济特区居住或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满五年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可以依照《条例》进行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
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如今曾是企业专利的“破产”也能适用于个人。本部法规是如何诞生的?制度设计有何前瞻性?如何防止债务人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
立法先行: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票通过”
厦门民营经济活跃,经营主体众多,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47.87万户。
“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个人破产制度,社会对个人破产制度缺乏了解,甚至片面认为破产通道会助长逃废债。接到立法任务后,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条例》立法专班组长、时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成全表示。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采用“立法专班+专家组”模式,整合市人大法制委、监察司法委,市中级法院、市司法局等多方力量,并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部级专委杜万华、中国人民大学王欣新教授等30余位顶尖专家组成起草组,形成“理论与实务双轮驱动”的立法格局。
2024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专班多次赴京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法院等部委汇报沟通,并赴深圳、温州、杭州等地调研,借鉴日本、德国、美国等域外经验,力求立法既紧扣国家大局,又贴合厦门实际。
《条例》立法过程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很多条文的修改都来自于基层的声音。在座谈会中,有经营者提出:烧烤店、咖啡店中的定制化设备虽拍卖价值不高,但对维持经营至关重要,可否保留?经研究,厦门市人大法制委将“生产经营必需的物品和合理费用”纳入豁免财产范围,在保障债务人基本生活权益的同时,为其“东山再起”保留必要工具。
在与企业家群体的座谈中,信用修复成为关键诉求。“若因破产导致的各种信用限制长期不解除,即使获得债务豁免,也难以重新参与生产经营。”为此,《条例》专设信用修复专章,明确修复渠道与具体措施,真正实现“立法为民”。
最终,《条例》构建了十六章一百八十九条的完整体系,涵盖豁免财产制度、信用修复等创新设计。8月26日,《条例》在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获全票通过。
制度创新:
以“保护”为核,构筑债务纾困新体系
作为全国首部以“保护”命名的个人破产地方法规,《条例》在制度设计上呈现出诸多创新。
《条例》开创性地将咨询辅导设置为前置程序,并可根据债务人申请提供免费、保密的债务清理组织服务。厦门市司法局副局长吴涛介绍,已于近期开发建设“厦门市破产信息平台”,现阶段,平台部署了机构设置、法律法规等6个板块,实现个人破产信息公示与咨询辅导服务的线上化运作。线下,市司法局设立了“个人破产事务服务窗口”,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与辅导评估,并出具咨询辅导报告。
针对实践中常见的“遗产偿债难”“夫妻财产混同”等难题,《条例》创设了遗产破产程序,确保所有债权人按比例公平受偿;设立夫妻共同破产程序,堵住通过离婚转移财产的法律漏洞;特别是针对私营企业主为企业贷款提供连带担保的痛点,创新设计个人与企业法人合并破产程序,真正解决了“企业破产、个人背债”的现实困境。
程序设计上,《条例》优化设置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程序以及程序间的衔接与转换。破产清算程序启动后,至财产分配方案通过前,债务人可申请转入重整或和解;重整、和解不成,直接转入清算。“这些制度设计能减少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因‘清算’而彻底退出市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司法运行效率。”专家起草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阳光说。
防惩并举:
严打逃废债,守护诚信底线
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债务人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
“债务豁免并非个人破产的必然结果,更不是对‘老赖'的纵容。”厦门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李明哲强调。条例设置了“全链条防范与惩戒机制”,从事前财产申报、事中撤销权行使,到事后免责撤销与刑事责任追究,形成严密防线。
条例要求债务人必须如实申报本人及其共同生活近亲属的财产,特别是破产申请前五年内的任何异常变动。同时,对于破产前的不当财产处置行为,管理人被赋予撤销权,可直接追回被非法转移的资产。对于欺诈行为,条例设置了终身追责机制:通过不诚信手段获得的债务豁免,在其有生之年都可能被撤销。
《条例》明确规定10类债务不得免除,7种情形不得免除剩余债务。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破产事务管理机构可调查债务人诚信状况,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与法院、税务、征信管理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让“逃债者”无处遁形。
厦门中院为迎接《条例》实施,已制定了详细的配套制度和170余份标准化文书,并从以往案件中筛选出合适案例作为首批案源。
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失败,而市场经济需要宽容失败。对承担着高风险的创业者来说,给予其重振旗鼓的机会,才能更好激发创业热情。从深圳到厦门,中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探索正逐步深入,构建起一套有温度、有力度的个人债务处理体系。(黄星榕 林娜 许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2025-10-16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