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深入市井小巷,闲走老街寻幽探古,用脚步开启一场厦门历史文化“CityWalk”(城市漫步)。8日,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CityWalk”斗阵行第一期活动走进同安古城,参观团漫步老街小巷,品读街巷文化,探寻城市记忆,实地感受“古同安、今厦门”悠久的历史沿革、深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文教传承。
活动由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黄庄巍带队。他长期致力于闽台建筑历史文化研究,又是土生土长的同安人,对同安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如数家珍。通过精心策划、择选点位,黄庄巍推荐了此次活动的漫步路线,沿途既有承载中华礼制文化、呈现闽南建筑之美的孔庙、祠堂,也有体现传统城市功能格局的城墙、县衙,还有中西合璧、充满浓郁南洋街市风韵的近代商贸骑楼街区,能很好展现千年古城的历史风华。
以同安孔庙为起点,一场与历史对话的 “CityWalk”就此启程——在同安孔庙,棂星门、大成殿……古老建筑庄严矗立,见证岁月流转与文脉赓续,馆中还陈列着本地出土、搜集的各类文物,留存着珍贵的文化艺术印记。在这里,黄庄巍介绍了这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和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及其与台湾、金门的文缘关系等情况。参观团在城墙上登高俯瞰建筑群,实地感受到同安厚重的历史文脉与文化底蕴。
随后,参观团经三秀路来到同安县衙旧址,黄庄巍将朱熹的同安故事娓娓道来——同安是朱熹的首仕之地,也是他一生从政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同安期间,他的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最终成为理学集大成者,同安因此被誉为“闽学开宗之地”……
沿着县口路、南门路漫步,至位于同新路口的同安钟楼下,黄庄巍向参观团讲述近代城市建设,拆墙筑路、建设“百尺大马路”城市中轴线的历史沿革,详细介绍了同安钟楼的历史旧事和其别具特色的摩登(Art-Deco)建筑风格。
从同新路出发,步行不久便能来到松柏林街区。这一历史片区沿河而生,曾码头遍布、商贾云集,是同安最繁华的商贸街区。现热闹景象虽不在,但历史格局仍完整保留,穿行于极具民国范的骑楼楼群、前店后宅的竹竿厝之中,仍可体会到原生态的闽南市井风情。
经松柏林中路、中山路,参观团抵达此行最后一站——芦山堂。参观团聆听了北宋科学家、名相苏颂与洗墨池的故事,欣赏了闽南传统祠堂建筑之美。
“行走也是一种阅读。短短两小时的城市漫步,让我对同安千载文脉有了直观感受与了解。”参观团成员、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大一学生林小静告诉记者,此次“CityWalk”活动激发起她对厦门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本次活动是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重要宣传活动之一,由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
点击
第二期路线即将推出
第二期活动目前正在筹备中,将推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精彩线路,并公开征集广大市民游客共同加入参观团队伍,一起在漫步中领略厦门的历史风韵。
同安古城“CityWalk”线路
海滨邹鲁:游览同安孔庙、同安古城墙、宋元明清石雕群等,感受同安千年文脉
千年县衙:经三秀路,至同安县衙旧址,身临其境感受古代至近现代的县级行政机构建筑群,了解朱熹生平事迹
摩登时代:经县口路、南门路,至同安钟楼、同新路口,沿途感受近现代城市建设变迁过程,参观摩登风格的同安钟楼
街市遗韵:经民国时期城市中轴线“百尺大马路”——同新路,至松柏林街,观览清末民国时期的骑楼、竹竿厝
名相故里:经松柏林中路、中山路,至芦山堂(苏颂祠),了解北宋科学家、名相苏颂与洗墨池的故事,欣赏闽南传统祠堂建筑之美
途经代表性景点
【同安孔庙】
同安孔庙位于同安东西溪畔,是古同安的文化地标,是厦门地区祭祀孔子最完整、最大型的古建筑,也是厦门唯一的孔庙。
走在其间,从砖瓦用料到屋顶剪粘装饰,处处可见清代闽南古建筑特色。前廊矗立4根蟠龙石柱,大门高4.4米。大成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8根圆形石柱支撑物架,石柱柱斗造型奇特,系五代孔庙始建遗留的原件,其造型在全省绝无仅有。
同安孔庙还兼具博物馆功能,收藏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色“宝贝”,展出本地出土、搜集的历史文物,其中石雕、碑刻最引人瞩目,被誉为“同安兵马俑”。
【同安县衙旧址】
被视为同安历史城区核心与“灵魂”的同安县衙旧址,始建于公元929年,既是千年遗址,也是市民文化公园。在同安山高地厚水阔的山水格局间,县衙的特殊选址,是朱子理学文化造城思想的体现与展示。深入其中,别有一番天地,这里建有全球首座实质性运行的朱子书院,还藏着同安文库、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等一系列文化场所,构筑起古同安历史文化研究园。
【同安钟楼】
同安钟楼位于同安区大同街道同新路与南门路交会处,系1930年为纪念护国战争中攻打同安而牺牲的庄尊贤、潘节文二位烈士而建。钟楼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五层,采用当时与世界时尚风潮接轨的摩登建筑风格(Art-Deco),通高23米,曾为同安县城最高的建筑物。
【同安芦山堂】
芦山堂位于同安区大同街道洗墨池路23号,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始祖苏益之子苏光诲于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年—946年)始建的府第,也是北宋丞相、科学家苏颂的诞生地。
芦山堂现存建筑为1911年重建,是一座三落双护厝闽南式传统建筑。建筑规模宏大,格局严整,装饰精美,是闽南传统祠堂建筑的代表。建筑前原有洗墨池,现仍保持地名。
(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赵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突发大风导致人员落水受伤 海空联合巡航救2025-01-14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