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年大学最近又“出圈”了,该校2025年春季学期短学制班报名首日,开设的22门课程中就有21门被报满,近千名老年朋友抢到了短学制班的入场券。
短学制班的推出,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老有所学”的理想生活更易于实现,也是厦门老年大学深化教学改革,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老年教育保障的成功实践。
为啥受欢迎?
学习周期短、课程设置更灵活
相较于传统学制,短学制班的学习周期短,课程设置更为灵活,能够帮助老年学员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实用知识或技能,方便时间精力有限的老年朋友灵活就学。厦门老年大学此次开设的短学制班教学时长就仅有一学期。
这一创新举措并非一蹴而就。校方在深入调研老年学员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进行了周密规划,并在课程选择上充分考虑授课内容与短期教学的适配性,以期让老年学员在短学制模式下也能真正学有所获。最终,22门课程被纳入2025年春季学期短学制班招生目录,既有文学类、艺术类、养生类等传统课程,也有手机AI应用实操、手机AIGC初应用等帮助老年人熟悉智能设备的课程,以及老年朋友关心的隔代教育课程等。
从报名情况看,短学制班与老年朋友的所需所盼“双向奔赴”。1月13日报名首日就有21门课被报满。“魅力形象塑造”课更是因为太火爆,获得学校临时增开1个班的福利。目前,2025年春季学期短学制班中,仅有答嘴鼓课剩余少量学位。
课程教什么?
本土化课程与智能设备应用类课程占比显著
不仅学制创新,短学制班开设的22门课程,在该校教务教学里均属首次亮相。其中,本土化课程与智能设备应用类课程占比显著,反映出学校在教学内容拓展上的新思考、新探索。
融入地方文化资源的课程建设,能深度挖掘、大力弘扬本土文化。这些课程帮助老年学员深入了解厦门,拉近他们与这座城市的情感距离。此次短学制班的本土化课程亮点十足,不仅将厦门珠绣、答嘴鼓、传统螺钿工艺、传统吉祥绳结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还设有闽南歌曲、趣游闽南、漆艺制作等特色课程。它们趣味性强,极大地增强了老年学员对厦门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
智能设备应用类课程的开设,重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智能化产品应用问题,开设务实的指导课程。如“手机AI应用实操”课,就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旅游、养生、文娱、沟通等场景,讲解智能手机上的AI工具如何使用。“手机AIGC初应用”课程则通过有趣的AIGC应用实践,激发学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字技能和创造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经过了适老化设计,降低老年学员的学习难度。
从首设短学制班到科学布局短学制课程,厦门老年大学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校方表示,今后将继续探索和创新老年教育模式,为更多老年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平台,引领厦门老年教育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 通讯员 李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突发大风导致人员落水受伤 海空联合巡航救2025-01-14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