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北京去了台湾 归根重庆
“《还乡》比《小城故事》还好!”
昨晨6时,庄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去世。一直陪伴照顾他的老伴邹麟感到有些突然,“本想过两天拔管后回家。”庄奴曾在20多年前中风,在邹麟的悉心照料下,完全康复;但去年摔了一跤,又因今年1月份回台湾,往返两岸,较为奔波,身体愈发虚弱,后来,又患脑萎缩,听力已基本丧失,去世前已陷入昏迷。“但没想到会走得这么快!”常常如照顾孩子一般照顾庄奴二十多年的邹麟一时接受不了,“不过,所幸如他所愿,叶落归根。”
庄奴出生于北京,1949年去了台湾,但叶落归根是他几十年不变的心愿。他的许多歌曲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仅2006年,他除了创作《问明月》外,还有《月光柬》、《回家团圆》和《还乡》。他曾对本报记者说:“其中我最满意的是《还乡》,这首歌取材于贺知章的诗歌,情真意切。我甚至觉得它比《小城故事》还好!”
“少小离家老大回……”多年前,庄奴曾在厦门哼唱这首歌。而今,人走,歌在。
【往事】
经纪人杨曦冬:庄奴在厦有两个第一次
记者黄小芳
知名音乐策划人、庄奴的经纪人杨曦冬昨日在香港通过电话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杨曦冬这样形容庄奴:一手好词传千古,两袖清风寄往生。
多次来厦门采风创作
杨曦冬回忆,2003年,庄奴来厦门采风,见鼓浪石一块岩石上竟然长着一棵树,被树木的顽强所震撼,创作《鼓浪石上一棵树》。
2005年,又到中秋,庄奴参加完央视中秋晚会的录制,从北京飞厦门,想到一水之隔的金门,有感而发,写下了后来流传于海峡两岸的《两个门儿门对门》:“福建有个门,门儿叫厦门,台湾有个门,门儿叫金门,福建台湾一水隔,两个门儿门对门。”
2010年厦门举办“十亿个掌声——永远的邓丽君金曲音乐会”,庄奴饱含对厦门的深情,创作了《厦门海上乐园》。
庄奴在厦门,还有两个“第一次”。杨曦冬说,2005年中秋,庄奴在鼓浪屿,第一次博了饼,特别开心,哪怕只得了个一秀,也开怀大笑;次年,庄奴带着作品《问明月》和《还乡》来厦门环岛路、坂头水库等地取景拍摄MV,又第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出了镜。
在厦“拜师学艺”传佳话
庄奴谦逊,不拿大。杨曦冬说,庄奴晚年给他打电话时,还称“咱哥俩”。
这一点,本报记者蓝碧霞也记忆深刻。庄奴91岁那年到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参观琴坊,虚心向琴师请教古琴知识,并在琴师指点下拨弄琴弦。完了,庄奴跟小他60岁的“80后”琴师说,今天你教了我这么多,你也是我的老师了,还合掌作揖感谢——庄奴厦门“拜师学艺”,遂成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突发大风导致人员落水受伤 海空联合巡航救2025-01-1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