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
供给侧
供给侧是近期的高频热词,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视作缓解当前我国经济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我市将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质量、效率。
在沈灿煌看来,供给侧改革具体到科技创新工作上,应力求提高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科技计划的制订、科技政策的出台、科技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满足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需要。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沈灿煌指出,“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必须广泛征求产业界、科研界的意见,同时对现有科技政策梳理整合,实现“一业一策”。科技项目立项必须贴近产业、城市、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2
产业发展
新的一年,在培育产业链方面,市科技局将紧密围绕“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着力产业科技创新,培养一批生根型企业,做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储备一批“特尖专精”中小微企业,形成产业经济发展梯队。
沈灿煌介绍说,推进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将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
一是提前介入重大在建项目,做好科技服务;
二是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是实施企业倍增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半导体照明、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石墨烯、碳化硅等未来产业;
四是实施一批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的重大攻关项目;
五是制定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六是筹备“第十六届世界医药健康信息学大会”,争取引进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提升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发展,人才是关键。沈灿煌说,市科技局将大力推进“双百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等人才计划的实施,发动和引进更多的海内外创新团队来厦创业;强化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提高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建设人才后备梯队。
关键词3
科技服务
做大做强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插上金融翅膀,也将是我市科技工作的一大重点。
沈灿煌说,今年将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争取发放科技担保贷款7亿元以上,设立“厦门市资本与项目对接常设市场”,逐步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科技优惠政策有哪些?该如何申报?向来是科技企业关心的话题。沈灿煌表示,今年市科技局将继续送政策上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科技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并辅导培育更多的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和享受政策优惠。同时全面推行“科创红包”制度,充分落实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实施意见、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等政策兑现工作。
孵化器、众创空间、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服务和保障,新的一年,市科技局将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继续提升这些公共平台的质量,并培育和发展各类技术交易、第三方检验检测、融资担保等科技服务机构。“发掘科技服务新品种、新模式,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形成全方位服务的‘双创’生态体系。”沈灿煌透露,今年我市将继续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区赛,鼓励创新创业。
关键词4
多方合作
加强与国外进行科技合作,加强对台科技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除了练好内功,我市科技工作还将积极“走出去”。沈灿煌表示,我市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以色列等国家在高科技农业、环保生态、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台科技合作,发挥两岸产业技术联盟的作用,在光电、生物与新医药、集成电路和科技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和对接。
为增强科技创新后劲,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市校同发展科技合作工程”,大力引进重点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来厦设立研究院或技术转移中心,推进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市校合作协议,争取华中科技大学厦门研究院尽快落地。另一方面,厦门将与全国以及全球知名高校、院所进行对接、交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合作,提升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