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解读】
文学作品用于考试时,作者不见得是最佳答题者
学生问作者,作者说不会作答,学生就把矛头对准出题者。李爽说:“这是因为他们不够专业,没有搞清楚文学文本、考试文本、教学文本是不一样的。”
李爽说,一份文学文本有很多点值得挖掘,但作为教学文本,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偏差。一种是完全应试的模式,考试考什么点,上课就只从这些点解读;有的学校实行导学案,把导学案上的题目做完,课文就算讲完了。还有一种是过度解读文本,特别是鲁迅的作品,很多都被过度解读了。比如,鲁迅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题目问“这句话反映了鲁迅的什么心情”,这就是过度解读。
李爽认为,当文学文本用于考试时,作者不见得是最佳答题者。不过,在李爽看来:“如果老师把答题方法告诉这些作家,可能不用半个小时,他们也一样可以得高分。他们有这样的语文能力。”
【专家分析】
作品经过删减用于考试,可能与作者本意不相符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研员说,教材所选用的文章一般都有经过修改,这是为了适应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阅读品位,为了把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考试时选用的作品也要适当删减,才会符合整份考卷的要求。这样子就会把一些可以让学生品读的东西呈现出来,但也可能跟作者原来的本意不完全相符。
曾经有一道考题,问原作者为什么写雨?参考答案写道,写雨烘托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而原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写雨只是因为写作时刚好在下雨。这名教研员认为:“创作谈是这样子,但别人从里面品读出自己的思绪,那是另一个层面的。”
她说,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考试无论谁来命题,答题都要有统一的要点。只不过,所有的答案都是写“参考要点”或“示例”,而不是“标准答案”。评价过程中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延伸阅读】
本报记者作品入选考题 作者称有些是过度解读
作品被选作试题,原作者居然也没全答对!本报记者、青年作家陈满意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形。
他的作品《留两个柿子看树》被选作2012年湖北中考试题。此后,该文章先后被全国20多省市选作阅读理解试题。他的另一篇作品《别扣错第一颗纽扣》也被选作高考模拟试题。曾有网友发来参考答案,问他是不是这么想的。“其实,考卷上的有些问题,我写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或者说不是那么想的。”陈满意说,作品被选作试题后,出题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有的答案说得通,但是也有一些是过度解读了。
韩寒读自己的文章 只做对三道选择题
据媒体公开报道,语言学家王力、作家王蒙都曾表示过,自己做高考语文试题成绩并不好,甚至不及格。2011年,福建语文卷引用媒体人林天宏的文章,林天宏做题后称“被打败”。因为他对比答案后发现,只能得一半分数,于是便在微博上调侃:“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
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在知名作家韩寒身上,他称自己曾“很细心”地完成了以自己文章《求医》为材料的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结果只做对了三个选择题,“最最荒谬的是,我居然选择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韩寒由此在《通稿2003》中感叹:“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时,会有人说:错,作者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话剧《父亲》亮相鹭岛2024-12-2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