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约在新罗文体中心,是因为这里汇聚了王培元数十年来的刻纸作品。这不,在简单寒暄几句后,王培元掏出钥匙,打开了新罗文体中心的一扇房门,不紧不慢地说:“这里原是村里废弃的小学,经过简单修缮后,我们把它用来展示各类刻纸作品。”
“金陵十二钗”“四美图”“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八仙过海”……在这间看上去极为简陋的小屋里,竟然悬挂着百余幅刻纸作品,点缀出满屋子的喜气。这其中有些是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有些则是近期才完成的。“真是大千世界尽收眼底。”记者一进屋就啧啧称奇,这让历经沧桑的王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在这个喜气洋洋的屋子里,他开始跟记者细数起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
“屋子正中的这四个大字‘福禄寿禧’都是由100个小字组成的,每个小字的字体都不一样,有楷书、行书、篆书、隶书等。”王老得意地介绍道,每个字都要刻上两三天,在刻纸艺术上堪称一绝。在小屋左侧,几幅颜色艳丽的神话人物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王老介绍,这些作品均完成于上世纪70年代,是采用透色刻纸手法创作的。这些人物刻画极为精细,体态婀娜多姿,让人过目不忘。
若要问王老至今为止最为得意的作品是哪一幅?小屋正中的巨幅长卷“金陵十二钗”便是最好的答案。“这幅作品我用了半个月来镂刻,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王培元笑言,当时精力还比较旺盛,现在若要再刻这样的长卷真是有心无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