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首次认定并公布厦门市历史地段,同安区“三秀-后炉”“原银城啤酒厂”两处榜上有名,其中“三秀-后炉”历史地段位于同安古城中部,蕴藏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此次认定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同安古城有机更新注入了新动能。
3月成立的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成为推动古城更新的强劲引擎。眼下,该指挥部坚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从保护古城建筑和历史原真性出发,对古城部分历史街区、滨水景观和重要节点实施更新改造,持续推动同安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资源活化利用、业态提质升级、文旅融合发展。
守护历史地段 打造文化地标
“三秀-后炉”历史地段是构成同安古城市井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这里是同安县城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整体尊崇“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营建格局,至今保留着传统商业文化和民俗气息。
作为同安五古街之一的后炉街串接着太守巷等其他历史街巷,东侧连接同安县衙旧址,西侧连接古厝民居群,整体空间肌理和街巷保存较好。地段内建筑具有鲜明的闽南地方特色,古厝、灰瓦、红砖、石板等元素处处可见。
同安最新打造的文化地标就坐落于此。7月初,同安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位于三秀路56号。该馆面积约2403.48平方米,汇集珍贵文物、历史图卷与创新展陈,系统梳理和展示同安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成就。
该馆共设三层展区,每层主题各异,一馆看尽银城千年历史。一层“千年回望”,以全息投影重现许濙开疆壮举,沙盘光影秀演绎同安建县历程;二层“逐海弄潮”,梭船模型诉说航海传奇,互动电子墙展示两岸往来书信;三层“时代同安”,AR技术呈现同安近现代奋斗历程及发展成果。
厦门同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历史陈列馆由1957年爱国华侨捐资修建的银城影剧院改造而来,曾是同安标志性建筑,现通过活化利用,市民游客可更方便、更具象地感受同安历史文化。
如今,同安古城不仅是荟萃同安县衙旧址、孔庙、古城墙等历史古迹的宝地,也是落地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阵地。近段时间,“厝檐下的诗行”学生诗歌展以及高考祈福等多种活动在同安县衙历史文化园举办,厦门“同安古城杯”龙舟邀请赛在东西溪开赛,进一步擦亮“千年银城 四海同安”文旅品牌。
专家护航项目 激发古城活力
作为厦门唯一完整古城格局,同安古城着力从“历史资源”向“文旅融合特色度假目的地”转变。今年4月,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按照“小步快走,久久为功”的节奏,已策划推动首批9个拟开工项目,涵盖历史景观改造、老旧街区更新和历史建筑修缮等多个领域,让这座承载无数故事与记忆的古城焕发新生机。与此同时,通过成立同安古城有机更新专家顾问团,对项目设计和实施开展陪护式指导服务,确保有机更新项目在风貌保护、建筑景观上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同安古城有机更新专家顾问团团长、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黄庄巍表示,同安古城更新改造应秉持“织补”理念,尊重原真性,避免大拆大建与商业化,分类修复建筑,恢复骑楼风貌,打通人文轴线。目前,大部分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其中,松柏林中路及周边更新项目、松柏林老旧街区更新项目、同新路老旧街区更新项目将力争在今年内开工,届时将针对相应路段两侧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及结构加固,营造古今交融的视觉效果。
“我们将努力打造文化场景、产业场景、生活场景、消费场景于一体的闽南古城文化展示区,有过去的老风貌、有当下的烟火气、有未来的新经济。”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古城有机更新的目标,不仅是厦门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承地、服务设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更应该是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社区,为此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融合,打造“活态古城”。
(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余雪燕 张荣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珠绣作品亮相中意建交55周年特展2025-07-0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