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9日在漳州举行的黄道周学术研讨会,让人们的思绪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明末清初。黄道周,这位被《明史》称为“文章风节高天下”的节义忠臣,在殉难360年后再次感动故乡人民。
因犯颜直谏
手指被狱吏打折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漳浦县铜山所深井乡人。5岁进学,8岁能文,10岁时所作古文就受到长辈们的赞扬,14岁前往广东博罗,求教于名儒韩日瓚,所写《罗浮山赋》,已令满座文人墨客叫绝。他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高中进士,崇祯三年(1630年)4月任右中允。
黄道周为人严冷方刚,不谐流俗。他任经筵展书官时,须向皇帝讲解经传史鉴。同僚都是膝行跪讲,他却昂首阔步站着说,还犯颜直谏思宗匆用小人:“凡绝饵而去者,必非鱿鱼,恋栈而来者,必非良马。”结果被削职为民。
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因弹劾大学士杨嗣昌等权臣,被降官六级,贬为江西布政司。两年后,巡抚解学龙在评价所部官员时,对黄道周的道德文章推崇备至。崇祯帝闻言大怒,说他们是“朋党”,削了解的学籍,把黄道周逮捕进京准备处死。幸刑部尚书敢于抗旨,最后判处永戍广西。这个冤案使黄道周坐了两年牢,他的手指因被狱吏严刑拷打而骨折。
58岁那年皇上开恩,赦免复官,但心灰意冷的黄道周告老还乡,在漳州邺山讲堂开坛讲学。这时候,他已是“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徐霞客语)。
带家乡“扁担兵”誓死抗清
如果是以传道授业、书画自娱了此残生,黄道周不过是个文坛领袖。他的伟大,主要在于国难当头之际宁死不屈的风节。
1644年,李闯大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明只剩半壁江山。福王在南京被拥立为弘光皇帝后,下诏命黄道周赴任吏部左侍郎,入朝即被升为礼部尚书。但南明小朝廷只存活了一年,南京就失陷了。这时,企图保存实力的郑芝龙在福州拥戴唐王监国登基,史称隆武皇帝。
黄道周被隆武帝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成了宰相。但当时兵权都掌握在郑芝龙手中,隆武帝只给了黄道周几百张空白文书,让他自行招兵买马抵御清军南进。黄夫人闻讯长叹:“哪有将在内而相在外能成大事的?道周必死,死得其所了!”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9月19日,毫无作战经验的黄道周,靠忠义之气组织起一支以锄头扁担为武器的家乡子弟兵,浩浩荡荡开出了仙霞关,去跟凶残的清军做最后的决战。出关后,又一路招募新兵,加上赶来汇合的江西义师,共有上万人。10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就地开坛讲学,筹措兵粮。几天之后,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了自杀性进攻。
一方是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乌合之众,一方是身经百战横扫中原的劲旅,其胜负结局早就注定了。是年12月,黄道周兵败被俘,立即被押解到南京。
撰联讥讽前来劝降的洪承畴
在狱中,黄道周将生死置之度外,继续著书立说,跟门人讲习吟咏如常。每天来探望他的人非常多,有的是来求教的,有的是来求字的,他均有求必应。
清廷敬重其儒林宗师的身份,由贰臣洪承畴亲自出马,以闽南老乡旧友之情百般劝降,黄道周先是装聋作哑当面讽剌:“承畴死久矣,焉得尚存,此无籍小人冒名耳!”继而送给他一幅嵌名联:“史笔传芳,未能平虏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讥嘲得洪承畴又羞又愧。
但洪承畴还是上疏请求对他网开一面:“道周清节夙学,负有重望,今罪在不赦,而臣察江南人情,无不怜悯痛惜道周者。伏望皇上赦其重罪,待以不死。”但摄政王多尔衮忌惮的正是这“负有重望”的人物和“江南人情”的民意,下令尽快处决。
隆武二年(1646年)农历三月初五,黄道周盥洗更衣毕,命仆人笔墨侍候,先作小楷,后改行书。又命铺纸,做残山剩水与长松怪石水墨大画各一幅,从容题识,加盖印章,然后出门就刑。当他被押到东华门一块“福建门牌”时,便在牌前站住,指着“福建”两字说:“我君在焉,我亲在焉,死于此可也。”监刑官只好命令在原地施刑。
学生请黄道周给家眷留下遗言,他遂撕衫咬指,以鲜血写下绝笔:“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慷慨就义,4年后归葬漳浦北山。
100年后,他被自己所抗拒的敌方的皇帝乾隆称赞为“古今完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