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个由重庆游客组成的旅游团,近日在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时,因为购物问题,游客和导游发生争吵。随着冲突视频在网上热传,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刘会民 编辑田芳毓 实习编辑刘疏影 )
导游与游客冲突频发,投诉屡现
游客:打人啦!打人啦!你凭什么打人!你凭哪一点掀人家帽子……
几天前,一个由16名重庆游客组成的旅行团在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时,和导游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大巴车司机甚至上前掀了当事游客的帽子,刘先生就是当时被掀帽子的游客。
刘先生:到云南实际上,我和我老婆希望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去,高高兴兴地回来,就行了。发生这种个别的现象,实际上很失望。
刘先生回忆称,事发时大巴车从香格里拉出来前往虎跳峡。在香格里拉的尼史村,导游建议全团游客买当地人的银饰,但刘先生并没有购买,引发导游不满。上车后,导游拿出花名册,一边点名一边统计游客的消费情况。当时刘先生嘟囔了一句,导游大发雷霆,随即与同行的游客发生口角,才出现了刚才那一幕。随后,刘先生向相关部门投诉。
“胁迫消费”里的潜规则
目前重庆、云南两地的旅游局已经就这次事件进行对接。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云南导游和游客发生冲突了。在今年的五一期间,就有一名云南导游因为不满自己所带团的游客购物消费过低,向游客大发怒火。那么,导游的“胁迫消费”或者说是变相的“胁迫消费”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这里面到底有哪些潜规则?
据了解,刘先生是通过重庆的云之滇旅行社报的名,地接社就是涉事导游所在丽江新云岭旅行社。据重庆当地旅行社负责人唐先生介绍,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偶然中的必然,云南当地的地接社在确定成本价时,就会把游客的购物消费因素考虑进去。游客来源的地区不同,旅游的费用也会不同。
唐先生:这相当于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吧。然后每个省价格都不太一样。
昆明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韩小姐证实了唐先生的这种说法。她介绍说,云南很多地接旅行社都会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5个等级。越是发达地区的游客,消费能力越强,所以在旅游报名时,价格上会更便宜。
肃清旅游市场“潜规则”,引导行业发展理性化
这类事件是发生一例,处理一例,重罚一例,本负有更多职责的监管部门更像是“救火队”。有关人士直言,要让旅游市场回归良性轨道,就需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处理类似事件时,不能只满足于对当事导游和旅行社进行“严肃处理”,而是应该下大力肃清旅游市场的“潜规则”。曾处理过此类维权事件的律师建议,出台一些行业内细则、前瞻性规范,比如稳定的导游酬劳机制等,扫除旅游行业的死角,杜绝从业者的侥幸心理,引导行业发展与竞争回归理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