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狂欢季”“818上新季”“天猫家装季”“限时抢购价”……在购物平台上,你总能遇到各种节日。面对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和打折信息,作为消费者经常忍不住就下手了。然而,网络交易的虚假报价甚至价格欺诈现象也时有发生。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实施,提出经营者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网络交易纳入标价市场监管,消费者网上购物有了更多政策法规层面的保护。
摸不透的电商促销
近日,消费者王女士看到某购物平台正在做促销活动,买300元可减30元。“相当于打9折,还是比较划算的。”王女士说,她挑选了一圈下来发现总是差一点点,虽然可跨店铺使用,但凑到刚刚好还真挺难的,最终王女士还倒贴了十几块。
消费者郭女士也碰到类似问题。郭女士说,她有一天收到某购物平台赠送的抵用券55元。据平台介绍,该抵用券没有使用门槛,可全额抵扣。“看着挺诱惑人的,其实有点诱导消费的意思。”郭女士说,当她要用时才发现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均相对较高,在200元以上,55元根本不够支付一样商品。郭女士决定及时止损,放弃使用这张抵用券。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价格促销和直播带货等方面。其中,有关价格类负面信息约29.6万条,关注点集中在先涨价后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众多消费者反映部分品牌产品在活动中先涨价后降价,实际成交额与原价几乎无差,甚至有产品叠加折扣后比原价还贵,华而不实的电商促销活动已是不少消费者的痛点。
新规为网购保驾护航
针对网络交易的新特点和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新需求,《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在首页或者其他显著位置标示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低于在详情页面标示的价格;公布的促销活动范围、规则与实际促销活动范围、规则不一致;其他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和价格促销行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等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进行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
“网络促销活动中先涨价后打折等‘套路’,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撤销合同。而如果确实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返还一倍价款以及赔偿三倍价款。”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规定》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相关权益,优化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商业生态环境,打造消费者友好型的市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郑秋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