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部电影的市场定位必然会影响到它的创作。《长城》的市场定位是什么?东西两种文化的结合实现起来困难吗?
张艺谋:做起来很难,要因势利导、借水行船,顺着故事的结构进行调整。这部电影不只是拍给中国人,而是拍给全世界人看。东西文化要碰撞和融合,所以如果只跟西方人讲中国人的文化和道理,他们不爱听。
我们可以顺着电影类型走,先让这个类型的套路成功,品牌建立起来以后就好办了。所以我设置的中国文化符号是适可而止的,而且要清晰易懂,否则会破坏大片的姿态,变得不伦不类。
记者:您觉得《长城》是在讨论如何讲中国故事和海外文化传播吗?
张艺谋:是的。我们讲文化自信,就要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有方法。时机来了,如果方法不对,就会流产。
《长城》拍完后,我其实能预见会有人说这样的文化表达太肤浅、老套、庸俗了,这其实是一步到位的想法。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能一步到位,这部电影是一个试金石。
《长城》如果成功了,按照好莱坞的流程,《长城》系列会一直拍下去,“长”下去。《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不就是这样吗?它们在全世界能培养数以亿计的粉丝,伴随他们成长,这个影响力多大?!如果观众们能通过《长城》知道中国军人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品牌就建立起来,道路也就通畅了。我认为这个品牌,将来产生的文化输出的意义不可低估。
记者:这是一部很标准的美国工业大片,我感觉您把《长城》的故事和价值观都简化压缩,传递一个很简单的理念,就是信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张艺谋:我觉得不是简化,是浓缩。电影是标准的工业化产品,要把所有的信息浓缩到故事中,这并不是简化。故事触及的层面还不完全是信任,也有牺牲,还有古代中国科技的发达、兵法的智慧。外国人看过后,他们觉得远攻近战的体系就像是在看《孙子兵法》。
这些元素要放进一个标准工业制式的产品里,其实是挺难的。外国观众跟我们的隔阂很大,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比如葬礼那场戏是我力争才保留下来的,美国人看这个情节可能无感,几次想要拿掉,但对中国人来说这象征一种精神和仪式感,是戍守边关的家国情怀。我们后来在映前测试上问过国外观众,他们很喜欢。所以把中国元素加进好莱坞大片,不是纸上谈兵的事,要用很多努力才能保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