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前后,就有一些县市摸索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据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组组长高吉喜介绍,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就有一些县市在生态建设中开始摸索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2013年,环境保护部开展4省(区)划定试点。
徐 骏绘(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改革任务。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都明确提出,要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任意改变用途,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红线的破坏。
2015年我国发布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这两年来,国家层面和地方都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高吉喜认为,正是基于长期的实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也因此被列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被纳入《环境保护法》和《国家安全法》。
多数省份生态红线保护区域面积占其辖区面积的三成以上,并配以严格的惩罚问责机制
记者梳理发现,从面积上看,各省份划定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面积多在国土面积的三成以上。其中,北京市初步划定生态红线区约1200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73%;江西划定了55239.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3.09%;湖北6220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3.4%。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包括生态功能极为重要和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的区域。从具体分类和界限划定来看,各省在划定红线保护区时均紧密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湖北将生态红线区分为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土壤保持区、长江中游湖泊湿地洪水调蓄区等4类。重庆的生态红线区,则将具有重庆地方特点的“四山”禁建区、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公益林等列入其中。
在管理措施上,多数省份按照重要程度以分级形式对红线区实行区别化管理。
多个省份将生态红线区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比如上海、江苏、湖北、湖南、陕西等。江苏规定,一级管控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实行差别化的管控措施,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惩罚问责机制也是重要部分。北京要求原则上全市的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将只增不减、生态功能不断提升,区域内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四川省将定期对红线保护成效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确定生态补偿资金的直接依据。贵州省将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保护红线责任制,保护不力或抉择导致生态破坏的将被问责。
此外,除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外,山东、海南、辽宁等沿海省份还划定了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对近岸海域生态实行严格保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